|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墨脱县曾经是中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县城,在2013年年底,这样的历史也彻底终结。在交通运输条件改善的情况下,在精准扶贫举措的落实下,墨脱县的农民通过产业发展、技能培训走上了增收致富的道路。全国人大代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墨脱县德兴乡党委委员、宣传委员白玛曲珍就是这一变化的见证者,她在外地上了大学,又回到家乡,支援家乡建设,她当初为什么会选择回到家乡呢?
白玛曲珍表示,西藏很多学生出来以后很少留到外面,都会回去。“我是2009年毕业的,2009年6月份回去的,我从墨脱县出来9岁快10岁了,从来没有想到会留在外面,我只是出来学习,小孩子刚出来的时候,也是想看看外面是什么样,我根本没有想过要留在外面,留在别的地区,我就想毕业了回去,而且必须要回到墨脱县,我是这样想的。可能是一种,就像人家说的,特别是住在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血液里本来就有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必须要回去。我毕业的时候,我们市公务员考试,我当时考得还挺好的,有可能分到别的县,我又不想去,那个时候我就给林芝地区组织部写了一个申请,希望把我分到墨脱县去,最后组织把我分到那边去了。”白玛曲珍表示,自己的家乡,自己肯定要付出一份力量,自己的家乡自己不建设的话,光靠外面的人来建设是不行的。
当前人才短缺成为了制约贫困地区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方面是本土人才反哺不足,另外一方面外部人才参与扶贫的机制不够健全。对于这个问题,白玛曲珍的看法是,每个人都想过好的生活,在好的环境工作,这是很正常的。“我们墨脱县也是条件不好,干部在那边工作的确是挺辛苦的,有很多是分配到那里,又调出来的。这可能是因为墨脱县以前路也不好,电也没有,生活很困难,很多干部都是想尽办法往外调。”她认为最起码要改善干部生活的环境和条件,待遇要提高。“‘安居乐业’,你住得也不好,吃得也不好,怎么可能愿意留在那个地方生活,为那边的老百姓做贡献,付出自己的劳动?”她认为,如果要把一个有能力的人引进来,必须要给他很好的待遇、很好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