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网评:中美农业合作潜力仍然巨大

发布时间: 2015-09-21 13:34:31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李国祥  |  责任编辑: 王振红
关键词: 发展网评 中美 农业合作 习近平访美 习近平 农业科技 农产品 农业

习近平访美,中美两国农业合作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多年来,中国是美国农业科技转移和过剩农产品销售的重要目的地。中国随着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产品生产能力的提高,单纯地从美国直接引进科技和进口初级农产品越来越不适应的矛盾显得十分突出。大型农业机械引进到中国市场,尽管技术世界一流,但在中国水土不服,销路打不开,中国广大农村不需要。大量的美国过剩农产品在中国寻找市场,严重地冲击中国农业,不受中国欢迎。于是,美国相关利益方误以为中国农业出现了日益严重的保护主义,制约着中美两国农业合作发展,试图通过双边领导人会晤等场合给中国施压,而传统的中美两国农业贸易格局确实给中国带来的溢出正效应已经降到微乎其微的边际,相反地对中国农业生存和发展的负效应与日俱增,致使国内有人怀疑中美两国农业继续开展合作的互利潜力。

我们不能否认,近年来中美两国农产品贸易摩擦不断,双边贸易在中国农产品进出中地位出现了下降。从2012年到2014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由1740亿美元增加到1928亿美元,增长10.8%,而中美两国农产品进出口额则由287.3亿美元下降到286.7亿美元,下降0.2%;其在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中比重由16.5%下降到14.9%,下降1.6个百分点。尽管如此,中美两国农业合作空间仍然很大,但是必须开拓思路,推进转型升级,而不是以传统的贸易方式以施压的手段就可以解决问题的。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际农产品市场供求过剩的矛盾突出,价格低迷。如果美国按照习惯的做法希望中国扩大从美国进口相对过剩的大宗农产品以转嫁美国国内的农业危机,这种做法只会伤害两国长远利益,也不会取得预期效果。中国国内的棉花和玉米等大宗农产品库存水平高,缺乏扩大对美国的进口需求动力。如果中国扩大棉花和玉米等大宗农产品进口只会加剧中国的国内供求矛盾,难以形成互利双赢格局。美国是一个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典范国家,若要扩大双边贸易,必须依据中国国内市场需求来调整美国国内农业结构,以销定产,而不能单纯地依据美国农业资源禀赋决定其国内生产结构,产出中国国内市场过剩的农产品,然后再到中国市场倾销,这条路子难以走得通。

笔者曾经接待一位美国官员,他提出了一个不理解的问题:中国从美国进口苜蓿草,但不直接进口草食动物产品,如牛羊肉和奶制品,这是为什么?我告诉他,中国现在的农民数量是美国人口的2倍多,需要有就业机会,直接大量进口草食动物产品会让中国众多农民失去收入来源。进口苜蓿草,是因为发展畜牧业的草料不足。中国市场供求缺口,才是美国扩大双边贸易的真正动力。

中美两国农业合作潜力巨大,除了双边贸易外,还有其他很多机会,如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市场管理体制。简单地把美国的做法移植到中国,显然不可行。未来双边涉农企业开展务实合作十分关键,美国应让中国涉农企业同时到美国去开拓业务,互相学习,探索开拓互惠互利造福两国百姓的农业合作新空间。(李国祥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