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新的历史时期应对世界经济大调整、大变革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要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地理上南北贯通、东西汇集、海陆互济,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全方位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涉及到产业、贸易、投资、金融、文化、体制等方方面面内容。我国产业规模已经连续五年位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产业生产能力明显超过国内需求,而周边新兴经济体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基础设施与重化工业发展水平急需提升。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既有利于增强国内经济增长动力,实现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也有利于在更高层次上嵌入世界产业链条,与周边国家优势互补、合作发展。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积极应对新时期国际经济新格局的重要举措
金融危机后,国际经济格局出现重大调整,全球竞争更趋激烈。受发达国家经济联盟的“再组合”、大国货币与财政政策的“再调整”、新兴经济体分化的“再洗牌”、各国增长动力的“再挖掘”等因素影响,全球发展所呈现出的不确定性持续加大,中国未来面临的外部环境错综复杂。
首先,国际贸易增长趋缓。由于金融危机冲击,各国博弈重点转向全球市场争夺。在国际经济“新常态”下,海外市场成为稀缺资源。美国、欧盟、日本以及与中国贸易结构相似度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对于国际市场争夺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级。国际贸易组织(WTO)的世界影响力趋于弱化,跨太平洋贸易伙伴协议(TPP)与跨大西洋贸易投资伙伴协定(TTIP)等区域贸易组织不断兴起,全球性国际市场逐步被分割,中国面临的市场环境更加严峻。
其次,科技进步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各国竞相确定未来科技发展重点战略与领域。美、欧等国提出绿色发展、智能制造等战略,更加重视新能源、生物技术、信息等新技术产业发展,为经济增长寻求新空间。新兴经济体提出大力推进高技术产业发展,实现传统产业升级,努力提升科技研发水平。国际实物贸易产品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给中国对外开放带来新挑战。
最后,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变革加速推进。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是现有的国际治理机制和国内经济体制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持续深化带来的冲击。中长期,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变革快速推进,全球治理将发生新变化。新兴经济体经济实力增强,在国际事务与多边治理机制中的话语权有所提升;发达国家加速推动制定国际新规则,围绕利益分配和规则制定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主要国家经济政策交流与协调博弈程度加剧,全球性协调机制逐步被区域性机制所代替,中国对外开放的制度环境错综复杂。
基于以上,以实物贸易带动产业发展、产能扩张的思路在新的国际经济格局下已经难以奏效,并带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产能过剩、国际摩擦等一系列问题,中国原有的出口导向型战略必须进行调整。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拓展国际合作范围与空间,通过对外投资、企业走出去,与周边国家在贸易、投资、产业、能源合作等方面优势互补、互通有无,不仅可以增添国内经济发展动力,而且可以化解发达国家设置的壁垒,还可以扩大中国地区影响力。
国际产能合作将实现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周边国家的合作共赢
在全球经济政治格局发生新变化的同时,中国的国际影响、发展阶段、比较优势也在产生深刻变革。
首先,中国具有同“丝绸之路经济带”周边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良好基础。中国经济的份量今日不同往日,与世界经济的关联度越来越大。2010年中国GDP达到58791亿美元,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在工业化与城市化不断加速的过程中,中国制造业大国地位逐步确立,根据统计局数据,按照国际标准工业分类,2007年,在22个制造业大类中,中在7个大类中名列第一,有15个大类名列前三。2009年中国货物出口额超过德国居世界第一位,2013年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但是,中国在经济崛起的同时,一再受到来自发达国家从政治到经济上的遏制,“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不绝于耳。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必须在世界舞台发出自身的声音,争取应有的地位。“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中国以亚洲作为重点逐步扩大国际影响力提供了支撑与平台。中国有能力、有基础、有意愿通过加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周边国家的产能合作,支持新兴国家产业升级,同时增强自身国际影响力。
其次,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周边国家比较优势正在发生变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上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同时,中国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资金成本、环境资源成本,实现了实物贸易快速增长,积累了高额外汇储备,并建立了完备的制造业体系。中国的钢铁、有色、建材、电力、铁路、机械、电子、轻工纺织等众多产业均具备较强生产能力与国际领先的技术标准,装备制造、工程建设,企业运行管理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是,经过30余年的高速发展,中国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凸显,人口老龄化趋势逐步加深,劳动力成本显著上升,入世红利下降,制造业需求锐减,经济增长由高速向中高速回落。而“丝绸之路经济带”周边的大部分国家主要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明显低于中国,环境、资源比较优势突出。这些国家面临发展与减贫双重任务,处于工业化与城市化双加速发展关键时期。但是,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水平滞后、装备制造能力有限、资金约束较为严重等问题制约周边国家快速成长。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将自身制造能力与他国需求相结合,支持周边国家工业发展,降低其采购成本,这对于双方而言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加大“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之间的产能合作
国际产能合作正当其时。从供给与需求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国家的具体情况出发,选准领域、提升质量,是顺利实现合作目标的重要途径。一是选取重点领域加大合作力度。大部分新兴国家基础设施较为薄弱,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等方面建设滞后,对经济发展形成制约。而且,“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之间互联互通情况不尽人意,影响区域内国家间的经贸往来。因此,涉及到周边国家国内经济发展需求以及区域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产业包括轨道交通、钢铁、有色、建材等将成为区域产能合作的先导行业。此外,“丝绸之路经济带”部分国家能源资源丰富,但开发能力较为有限,比较优势难以发挥,不利于经济发展。中国一方面在石油、电力等行业生产能力建设领域取得了长足进展,技术水平、装备能力优良,另一方面能源对外依存度过高,能源安全受到挑战。因此,能源领域产能合作符合中国与部分国家双方安全、经济、发展需求。二是重视产能合作信息化建设。当前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都在大力推进产业升级,国际产能合作也必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之路,顺应世界互联网等新技术和产业变革新趋势。因此,在增强“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间道路交通互联互通建设的同时,进一步推进互联网、宽带、WIFI等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同样重要。三是加强产能合作的配套服务工作。在产能合作过程中,促进生产性配套服务的跟进,鼓励制造业对外投资企业增加服务环节投入,结合“中国制造2025战略”,发展个性化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网络精准营销和在线支持服务等,不仅有利于中国自身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而且有利于周边国家更好吸纳中国产能。(闫敏 国家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