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登顶世界贸易王座 可汲取走好强国之路灵感

2014年03月03日14:28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朝贡制度 中国GDP 王座 世界贸易组织 灵感 中国改革开放 家务事 欧洲中心论 碳排放 贸易大国

中国网3月3日讯 中国商务部3月1日证实,经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确认,中国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根据世贸组织的初步统计数据,2013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4.16万亿美元,稳超美国的3.91万亿美元,其中出口2.21万亿美元、进口1.95万亿美元。

当前中国外贸稳健增长的主要动力,一是欧盟、美国、东盟市场的继续拓展,二是中国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三是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稳步增长,四是消费品和部分大宗资源产品进口的快速增加。

特别要看到,中国已经成长为名符其实的高技术产品生产和出口大国,2013年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已分别占到出口总额的57.3%、20.9%,“8亿件衬衫换一架波音飞机”的低端定位正在远去。

成为全球最大贸易国,是中国收获的难以计数的“世界第一”当中的最新一个,在世界经济仍然不够景气、国内经济经历艰巨调整的时候实现,真金白银,实至名归。但就像在诸多其它领域一样,中国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贸易强国还有长路要走,需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升本土企业、民营企业、高新企业对贸易的贡献,减少贸易的碳排放,并且实现对外贸易与人类共通价值的良好结合,正在进行的全面深化改革将为此铺路。

成为第一贸易大国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更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强国梦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此前,美国在这个位置上呆了整整一个世纪,而美国盘距了110年的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地位已于2010年被中国取得。只要“家务事”不出大的意外,中国GDP跃居世界第一将不会耗时太久。

用历史的观点看问题,这是一项原本就属于中国的荣誉。直到18世纪末工业革命之前,中国和亚洲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贸易中心。即便按西方“欧洲中心论”的习惯性认识,西欧的经济发展水平也迟至14世纪才赶上中国,而中国的世界第一贸易大国地位一直保持到1800年前后。

自有人类跨境跨区贸易起,中国从来都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发展程度的全球经济体系主干性组成部分,地位绝不亚于西欧和美洲。没有中国的对外贸易,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可能要大幅推迟;没有中国的对外贸易,美国对亚洲的兴趣不会在18世纪后期就已确立,其全球霸业可能要延后百年。

西方国家的贸易、经济发达过程离不开对世界其它地区的武力侵犯和掠夺,而中国在历史上长期保持的贸易领先地位则主要靠经济自给自足、劳动人民聪明才智及中央政府和平外交和睦邻政策来保证,对外没有欠下血债。流淌在中国人血液中的国际贸易天赋和宽仁宅厚秉性理应被公认为华夏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和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当能为眼下中国正在发生的对外关系转型提供启发并得到继承。

当然,在中国历史的相当长时间里,活跃的对外通商大多是民间自发的,并没有给统治阶层带来开阔的国际视野。当西方抵达中国,对外贸易在统治者眼中反而成了外患之源,中国最终自绝于世界潮流走上封闭之路,这不能不说是巨大的遗憾和教训,还是要从中国的封建专制堡垒、农桑经济形态和独特的地缘环境中找原因。

曾几何时,伴随民族虚无主义在中国的盛行,很多人无视历史必然性,热衷于批评中国历史上的怀柔外交和朝贡制度,对“中央帝国”当初为什么没有像西方人那样开疆拓土、全球殖民懊恼不已,主张中国在世界上也要学着搞强权政治、炮舰外交,并把这种情绪有意无意地带入中国与外部世界的现实交往。这种思潮是有害的,持这种心态的人应当沉心了解历史,而不是用现代史观一厢情愿地解释历史。

当中国重新占据世界贸易头把交椅,人们需要思考的不应仅是如何把对外贸易做强,也要从中汲取走好强国之路的灵感。西方人靠炮舰改造地球,中国人用贸易影响世界,这样的历史规律自有因果。贸易是柔性的,但却经久不息,无远弗届;强权是刚性的,但却此起彼落,盛极必衰。柔性和刚性对中国的强国梦都不可或缺,关键是要用对地方。

中国不必讳言当世界第一的雄心,那是正在发生、有目共睹的事实趋势,是中国应有的正当抱负。但如果把积累起来的实力用来搞强权、霸权,将强国路走成强权路,失去的将不仅仅是朋友。

作者:晓岸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