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发展观察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6月中国宏观经济逼近趋热警戒线 -"十一五"中国将建10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 促进产业升级 答问 -中国投资50亿用于科技攻关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不是主要污染源 -大陆人可申请赴台接受医疗服务 任何医疗机构不得规避集中采购 -上海世博会呈现两大创新亮点 动迁工作获99%以上动迁居民支持  -广州决定收回80宗闲置土地 坚决打击囤积 下半年房价将加速上涨 -今年洪灾直接经济损失525亿元 因灾死亡652人 陕西洪灾致16人死 -上半年我国大中型钢厂实现利润翻番 下半年钢价不会有大回落  -沪深股市收盘续涨 沪指收盘4471.03点 两市总市值逼近20万亿元 -《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8月1日起实施 优抚对象可享受3项优待
内地人民币债券将首次在香港发售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6 月 27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国家开发银行26日宣布将在香港发行最高50亿元人民币债券。相关人士认为,作为内地金融机构在境外发行的第一只人民币债券,它将有利于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同时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

本次债券将于6月27日至7月6日在香港面向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发售,期限2年,票面年利率为3%,其中零售债券的最低发行量为10亿元人民币。个人投资者的最低认购额度为2万元人民币。

“人民币债券在香港发行,必将巩固和发展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马德伦在债券发行仪式上说。

亚洲金融危机以来,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不断受到挑战,其债券市场的薄弱也降低了香港金融市场的稳定性。香港金管局总裁任志刚日前表示,以发行人民币债券为契机,香港可以尽快发展一套包括支付清算在内的金融基础设施,使其债券市场发展获得有力支撑,弥补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资产结构缺陷。

他指出,内地作为当前全球第四大经济体系和第三大贸易国,其货币必定成为区内以至全球的主要货币之一。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必须及早提升其金融体系处理人民币金融及其他交易的能力。

此次发债对于人民币的影响也引起了各方关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财政司司长唐英年在发行仪式上说,香港人民币债券业务的顺利推出,为人民币在国际金融交易中提供了一个稳妥的实验场地。

当前,人民币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而港元在联系汇率制度下与美元挂钩。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杨涛博士认为,香港作为高度自由的资本市场,人民币债券价格将充分反映国际投资者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为汇率改革作为参考,这必然加快人民币自由兑换进程。此外,近年来境外离岸人民币衍生品交易额不断上升。从发行人民币债券开始,逐渐在香港和内地推出主导性的金融产品,将使中国更多掌握人民币产品话语权。

这次发债的主承销商为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和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零售债券将通过恒生银行、东亚银行、渣打银行、大新银行、工商亚洲、交通银行、建设银行等14家银行在香港的分支机构发售。

本次债券未单独申请评级。国开行行长陈元说,当前国开行商业化改革工作稳步推进,改革后国开行服务于政府发展目标的使命和方向不会改变,其债券信用也不会改变。本次发债所筹资金将用于贷款支持基础设施领域的国家重点项目建设。

国开行是中国最大的政策性银行,1998年以来主要通过市场化发债筹集资金,在中国债券市场的发行量仅次于财政部和人民银行。穆迪、标准普尔、惠誉等给予国开行主权级信用评级。

截至2007年4月底,香港共有38家银行开办了人民币业务,香港人民币存款余额已达255亿元左右。今年6月8日,《境内金融机构赴香港特别行政区发行人民币债券管理暂行办法》颁布,随后国开行、中国银行等内地金融机构相继公布了赴港发债的计划。

来源: 新华网

相关文章:
中行拟赴港发行人民币债券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不忧中国抛售美政府债券
工行董事长姜建清:工行暂无意在港发人民币债券
《境内金融机构赴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开发银行首家获准赴港发行人民币债券
港首批人民币债券预计6月发行
图片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长江上游强降雨形成新一轮洪峰 三峡工程首次发挥防洪功能
中国将在北部湾重点打造石化和能源基地 缓解西南油品短缺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规划/ 07年中国改革重点行业
· 中国经济博弈高油价
· 投资技巧指南 答疑解惑直通车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