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启动四项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分别是蛋白质、量子调控、纳米科学技术、发育与生殖
本报北京11月15日电 全球变化研究、人类基因组图谱是人们所熟知的国际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它们极大地带动了相应科学领域的飞跃发展。记者今天从科技部了解到,我国开始启动自己的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在基础研究领域组织实施蛋白质研究、量子调控研究、纳米科学技术研究、发育与生殖研究4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实施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能够在较短的时期内,产生大量原始性研究成果,催生和带动相关高新技术的发展。”科技部基础研究司负责人介绍说,根据世界科学发展趋势和我国重大战略需求,基础研究领域围绕信息、人口与健康、材料等领域中的关键科学问题,重点部署了4项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力争在提高我国核心竞争力方面有所突破。这些计划采取项目申报和定向委托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方式组织实施。目前,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06年立项工作已经启动。
为落实《规划纲要》,科技部会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制定了《国家“十一五”基础研究发展规划》。“十一五”期间,基础研究经费还将持续稳定增长,并探索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相结合的模式,加大对优势基地和优势团队的支持力度;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同时在企业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首批将启动30个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据介绍,近年来我国基础研究实力显著提高,大大缩短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正在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某些领域已进入国际前列。此次启动的4项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重点分别是:蛋白质研究围绕基本生命活动机制、人类重大疾病产生机理与防治、重要生物性状调控机理,重点部署蛋白质组、基于模式生物的蛋白质功能和系统生物学、蛋白质研究方法学研究;量子调控研究重点研究量子通信的载体和调控原理,在与量子调控有关的量子现象的基本理论方面取得突破,在实验室初步实现基于这些现象的新量子调控技术;纳米研究重点研究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自组装和功能化,纳米材料的结构、优异特性及其调控机制等,建立纳米材料、纳米器件、纳米生物和医学研究体系,形成若干在国际上有带头作用的研究群体;发育与生殖研究开展生殖发育过程细胞分化与去分化、组织器官诱导形成和功能建立及机体衰老指令等重大科学问题研究。(科技日报记者 刘恕)
中国初步计划建设30多个国家实验室
中新社北京十一月十五日电 记者十五日从中国科学技术部获悉,按初步计划,中国国家实验室的目标规模是建设三十多个,以全面加强国家基础科学研究,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科技部当天就中国基础研究实力情况举行媒体吹风会,相关官员会后对本社记者透露了上述信息。他说,国家实验室建设的最终规模将根据发展的具体情况确定,在现有几个国家实验室基础上,目前初步计划的目标是建设三十多个国家实验室。
国家实验室是综合性、交叉性更强的最顶级实验室,而国家重点实验室则是国家在某一学科领域或科研前沿重点扶持设立的实验室,两者不可同日而语。像洛斯阿拉莫斯、橡树岭、劳伦斯-利弗莫尔等都是闻名遐迩的美国国家实验室,中国目前拥有的国家实验室包括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和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
与此同时,中国正在运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约两百个。科技部官员称,该部还积极探索在若干企业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方面的规划正在研制当中,已在钢铁研究总院、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这两个由科研院所转制为企业的单位进行试点,旨在真正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实现产学研结合,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司长张先恩表示,中国基础研究近年来发展加速,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大大缩短,正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某些领域已进入国际前列。他透露,《国家“十一五”基础研究发展规划》已制定完毕,全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十一五”期间还将持续稳定增长,并探索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相结合的模式。(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