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地方名牌难长大麻雀何时变凤凰
在国内各种农业博览会上,许多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目不暇接,但细看起来商家炒作的多数是“地方名牌”概念,只有很少一部分可以称得上是“国内名牌”,更不用提国际知名品牌了。
有关专家表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产品正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培育真正的农产品国际品牌走出国门显得更加重要。
地方名牌“窝里斗” 何时国外找对手
在不久前结束的长春农博会上,来自吉林省各地的品牌进行了集中展示,尽管各个展台的设计风格不一,但是可以看到参展企业带来的产品却大多雷同,无非是大米加工产品、杂粮产品、酒类、土特产品等,如果不抬头看一下展台名称,还以为是在同一个展台上参观。产品趋同使吉林省不少地方农业企业只能“窝里斗”,无形中增加了不小的成本。
“看着热闹花哨,但是跟周围的企业一比,相似的东西非常多,只不过这些企业都有自己家门口的市场优势,跟外县市的类似企业井水不犯河水,没有太大的竞争冲突。不过,这样各自偏安一隅的市场竞争造成了企业停步不前。”吉林省榆树市一家酒业集团的副总经理说。
吉林省四平市一位参展商认为,农博会展销的农产品真正能走进国际市场的非常少,多数只是“小打小闹”,没有能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上都叫得响的品牌。
农业专家介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早在1999年就已经有6种农产品(谷物、棉花、油料、肉类、禽蛋、水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但是农产品的出口比例却极低。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农业生产一直以来是高度自给自足、以国内消费为主,忽视发展高质量、高附加值的绿色农业,而当面向国际市场后,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又受到了“绿色壁垒”的限制,因此农产品亟须越过技术、绿色、优质等“门槛”。
忽视源头质量控制 企业发展前路难行
在第六届长春农博会上,不少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谈起自己品牌的成长路程,都会提到了一个“西装不革履”的问题,就是企业尽管设备先进、技术先进、市场开拓也不错,但是由于原料供应品质的不确定性造成了对国际标准的“不适应症”。不少农业企业是“公司+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在产品质量、原料供应等方面面临诸多不适合国际标准的问题,这就导致一些大型农业产业化企业在国际市场经常受到“牵制”。
吉林省牧业管理局负责人认为,目前“西装不革履”的农牧业龙头企业非常多,以吉林省部分牧业企业来说,企业在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中几乎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是企业的原料来源拖了后腿,养殖户的卫生、防疫、农药残留以及先进技术的应用水平参差不齐,企业对分布各地的养殖户管理不便,造成产品质量难以在源头上得到有效控制。
吉林省德春米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认为,不仅国际客商对产品越来越挑剔,国内的消费者也开始全面“考核”企业的生产资质。目前不少大米加工企业效益下滑,主要原因是没有自己的绿色大米生产基地,仅仅依靠从农民手里收购再加工,这样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农产品加工必须从原料来源、生产、运输、包装等各个环节来抓,才能生产出绿色、优质产品。
农业专家认为,面对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挑战及西方发达国家复杂苛刻的“绿色壁垒”,我国一些农业企业应该逐渐改变那种与现代化生产不相适应的生产方式,逐步建立适应国际贸易规则、安全标准的生产基地,以应对国外农产品的冲击。
确立产品标准体系 适应国际竞争要求
有关农业专家认为,发达国家复杂苛刻的技术法规、标准和质量认证制度,以及名目繁多的进出口商品包装、标志和对卫生环保等要求,形成了更为隐蔽、更难对付的农产品绿色壁垒,对中国农产品的出口影响日益加大。我国农业企业当务之急就是尽快熟悉和掌握世贸组织相关规则,对于畜禽产品要加强过程控制,尽快确立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标准体系,适应国际市场竞争要求。
另外,一些企业还对记者表示,“地方名牌”在成长过程中面临许多“成长的烦恼”。首先是技术落后、员工素质低的问题,已经成为企业发展中的最大障碍。华正集团有关负责人说:“农业企业从业者的素质相对许多其他行业来说普遍偏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信息落后也是农业企业发展中的一个“拦路虎”,不少企业对国内外贸易面临“信息短路”,只能像“没头苍蝇”那样乱撞,增加了成本不说,而且容易造成企业生产的盲目性。另外,品牌建设费用投入大,见效慢,也让一些企业难以承受。
政府“干预”多、服务差让一些企业面临很大困境。吉林省榆树市的一位企业家说,在一些地方,企业发展之初急需有关方面的支持,但是却苦于无门,而只有发展起来了,政府才开始扶持,其实企业最缺的就是“事前支持”。
资金短缺也是制约农业企业继续发展的一个重大障碍。榆树市鸿运大豆有限公司总经理臧明文说:“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市场需求持续增长,资金缺口也越来越大,但是作为一家小企业没有什么资产进行抵押,因此贷款非常困难,如果能在资金上得到支持,我们企业的黑豆系列产品会有很大的市场前景。”(记者 张小林 齐海山 翟景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