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贫困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这些年我们已经淡忘了饥饿的感觉,可是不要忘记,还有2365万人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呢
今天上午发言的人很多,会议开得长了,现在午饭的时间已经过去将近一个小时。正好我们可以重温一下饥饿的感觉。大家想一想,如果今天不只是晚吃一会儿饭,而是不让大家吃这顿饭,甚至是一天不吃饭,大家会是什么感觉?
这些年我们已经淡忘了饥饿的感觉。可是在很多城里人营养过剩的时候,我们不要忘记还有2365万人的年人均纯收入在683元以下,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呢。在贫困地区农村,不少七八岁的小孩要冒着风雨,踏着泥泞,跑很远的路去上学。这是今天城市里的人坐在家里体会不到的。
党中央提出建设新农村,社会各界反响很热烈,大家都在说这件事。但是也有不少人并不了解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实际情况。年前我在重庆的一个会上了解到,有位企业家到一个贫困村实地考察后深受触动,主动把原计划捐助的100万元增加到200万元。非常希望更多的人到农村看一看,只有真正了解了农村贫困群体的生活状态,才能受触动、被感动,才能加深对三农问题的理性认识。
扶贫工作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政府主导不能变,但是,还必须举全社会之力。美国有两个经济学家提出了两个理论:一个叫贫困恶性循环论,另一个叫低水平平衡效应。这两个理论实质的观点就是认为,贫困是一个稳定的均衡系统,这个均衡系统仅靠自身的力量是打不破的,必须通过外在的力量。好比贫困家庭的孩子,读不起书,得不到受教育的机会,长大了就只能干挣钱少的苦力活;营养不足身体就差,生了病家庭就更贫困。这就是贫困的恶性循环。还有贫困地区人才、资金的外流,这些都要靠政策,靠外力来改变。消除贫困,我们既要讲自力更生,又要讲外力推动,这是辩证的两个方面。
搞扶贫开发,任何一个部门都不可能包打天下,必须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四川省仪陇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这几年虽然有很大变化,但是,依然很贫困。2005年人均财力仅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7%,人均地方生产总值也仅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1.2%。我们在这里试点的目的之一,就是探索整合力量、整合资金的有效途径和办法,探索一些新的机制。
仪陇试点运行了10个多月,进展非常明显,特别是提前一年基本解决了26万人的饮水困难。在有些人看来,这也许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北京的天气也越来越热了,可以设想一下,夏天一天洗不上澡是什么感觉?26万人有水喝了,这难道不是件大事吗?
贫困地区是新农村建设的难点和重点,消除贫困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建设新农村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不能急功近利。同时,对解决贫困农民的基本需求必须有具体的时限要求。对解决老百姓行路难、吃水难,看病难、看病贵的事,对小孩子读书难、读书贵的事,必须要有紧迫感,有责任感,不能无限期地拖下去。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坚日前在四川仪陇召开的搞好扶贫开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试点工作协调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说
(人民网记者江夏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