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26日电 数字音视频技术成为国家标准、自动化所和一家石化企业签署上千万元“订单”、生物物理所刘力研究组在《自然》杂志上发表关于“果蝇记忆”的论文……
新年伊始,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科学,从战略高技术到公益性研究,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中国科学院喜讯不断。
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试点8年,中科院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之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新队伍精干凝练,园区建设整洁大方,创新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为提高,整个面貌焕然一新。
旧貌新颜:改革决定命运
8年前的中国科学院却是另外一个样子:一方面园区陈旧,办公条件落后,职工收入不如人意;另一方面,科研力量分散,学科目标老化,队伍缺乏创新能力,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模式导致研究机构几乎无一例外地形成相互封闭、力量隔断的体系,难以适应科技的迅猛发展。
忆当初,中科院“掌舵人”、院长路甬祥说:“是知识经济的兴起和亚洲金融风暴,使我们开始重新思考。一个大国应该有自主的国家创新体系,不仅创造知识,而且创新技术,还要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造福于人民。”
“树立一个正确的目标非常重要。”1998年2月,在经历了数个月的战略研究后,中科院向党中央国务院递交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报告,提出到2010年前后建设“一个中心三个基地”的目标,受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批准中科院开展知识创新工程试点。
凝练科技目标,调整学科方向,确定重点发展领域,整合研究机构,按需设岗、全面实行岗位聘任制,加强园区建设……8年过去,一系列改革在科学院推出,由点及面,步步深入。
挥手8年间,旧貌换新颜。物理所、化学所、药物所……如今,无论是在北京、上海,或者其他城市,走进一个个中科院的研究所,往昔陈旧、不景气的气象已经一扫而空,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些研究所环境整洁,办公条件、软硬件环境已绝非昔日可比。
在许多研究所的墙上,张贴着一份份专家讲座通知;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挑灯夜战的场景也不再是新鲜事,中科院全院上下洋溢着勃勃生机。
“8年前,我去国外出差,看到人家的研究所窗明几净,很是羡慕。”中科院办公厅主任、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发言人蒋协助说,“去年我又去的时候,已经没有什么新鲜感,在园区建设、硬件环境上,我们现在已经不比发达国家差多少,一个崭新的硬件平台已经搭建。”
成果累累:创新能力大提高
中科院提供的一长串成果“清单”让人眼花缭乱。在这些项目、课题和拗口的专业名词背后,是科技创新能力正在崛起的国家科技队的矫健身姿。
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加强原始科学创新,加强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攀登世界科技高峰,为我国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不断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创新贡献——中科院2002年提出的新时期办院方针,现在已经不仅是研究所所长们“耳熟能详”的一段话,而是已经融入血脉之中,演化成了众多研究所和科研人员实实在在的行动。
正是遵循这一方针,8年来,中科院的科研人员坚持创新跨越,竞争合作,成果迭出。
——战略高技术上,除了龙芯通用CPU芯片、曙光和深腾高性能计算机等广为人知的成果外,创新一号存储转发通信小卫星、风云系列卫星有效载荷、煤合成油、超短超强激光系统等一大批技术都处于国内领先或者国际先进水平。
——重大公益性科技创新上,油气资源勘探理论与技术应用、青藏铁路冻土路基稳定性关键技术与示范工程、粮食估产和农情监测……一系列创新成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实际作用。
——重要原始科学创新上,人类基因组计划1%测序精确图、水稻基因组测序与功能研究、有机分子簇集和自由基化学研究、纳米材料的制备与结构物性研究……琳琅满目,不一而足。
不久前,中国科学院工作会议传来消息:2005年中科院科技“产出”数量和质量持续快速提升,专利申请近4000件,发明专利占84%。在各学科影响因子前15%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高质量论文总数,比上一年增长近20%。“2005年,我们在《科学》和《自然》上发表论文总计34篇,占全国总数近45%。”
高技术产业也获得长足进展,院所持股企业销售额达1231亿元,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6.8万个,知识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使社会企业形成销售收入414亿元。
内外认可:中科院成“范例”
“任何事情都是可能的,但没有一件事情是容易的。”3月20日,中科院工作会议小组讨论会上,高鼻蓝眼的法国人杜文圣一亮相就引人关注——这位58岁的著名病毒学家用法语发表着自己担任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所长一年多来的感想。“中国的机遇很多,发展很快。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我喜欢这种挑战。”
“这是中科院工作会议上第一次出现真正的洋人。”一位工作人员介绍。
这种微妙的变化也许能昭示些什么。和他人合作,与强手共舞,过去几年里,这成为中科院强身健体的路径之一。为此,中科院和一些发达国家的科研机构加强了合作,和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在上海合作成立的巴斯德研究所就是其中一个。
“我们不仅要出成果,更要出人才。”从创新之日起,这就是路甬祥始终坚持的信条。
科技发展,关键在人。8年来,中科院在人员总量减少30%以后,不断培养和引进人才,创新岗位人员年更新率保持在5%以上,2万多创新岗位中,博士占1/3,硕士近1/4,45岁以下的占77%,中青年成为创新队伍的主体。所级领导干部平均年龄47岁,45岁以下干部占全院领导干部总数的44%。
有一个数字,往往被忽略。2005年,中科院全院出访7800多人次,来访13000多人次。“这是连续第三年来访人数超过出访人数,而且来访者多数来自发达国家。”中科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邱举良见证了这一变化,“这说明我们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增加。”
8年披荆斩棘,8年励精图治。中科院的知识创新试点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认可。“8年前,我们和在基础研究领域享有盛誉的德国马普学会差距很大,它平均一年在高端学术刊物上发表八九十篇论文,我们只有四五篇。而现在我们的SCI(美国《科学索引》)论文数量从2004年就超过了它,论文质量也大幅度提升。”
迄今为止,对一项科研计划、科研工程进行评估,在国内尚不多见。2004年,国务院科教领导小组委托科技部组织专家对中科院知识创新二期试点进行评估。在听取汇报、分析数据、实地调研后,评估组认为试点工作成绩显著,并对中科院开展三期试点和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充满了信心。
今年3月,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根据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海量数据进行的“世界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排行榜”表明,中科院有16个学科进入美国基本科学指标的学科前30名。“中国国家知识创新工程成为国内外有目共睹的成功范例,中科院的科研实力值得肯定。”主持研究的武汉大学教授邱均平说。
更为引人关注的是,在今年初举行的全国科技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的新中国成立以来七大标志性重大科技成就中,两弹一星、载人航天、高性能计算机、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基因组研究等5项都和中科院密切相关,或者以中科院为主完成。载人航天、高性能计算机和基因组研究三项成就,是近年来中国科技界取得的骄人成绩,中科院在其中或者是积极参与,或者是发挥了骨干和引领作用。(记者 李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