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二、世界经济贸易发展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1.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不足
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失业潮仍未退却,2012年全球失业人口超过2亿,其中发达国家年轻人失业率和长期失业率均达到警戒水平。目前全球就业率仅60%,为二战以来最低水平。发达国家的高失业率抑制居民收入增长,打压消费能力和意愿,个人消费短期内难以再现危机前的繁荣景象。发达国家企业状况虽比危机时期有较大好转,但在经济增长前景不明、风险较多的形势下,扩大生产、增加雇佣的动力不足,投资需求增长潜力有限。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面临自身结构性矛盾加剧和外部需求减少的双重冲击,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的压力增大,增长率呈回调趋势。信息技术、低碳技术等新兴技术发展前景看好,但当前面临成本和需求制约,尚难成为带动整体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智能手机等信息通信产品带动的消费潮、新能源带动的投资潮都出现降温迹象。
2.财政削债减赤进一步抑制经济增长
在金融市场动荡的倒逼之下,发达经济体纷纷出台增收节支的财政措施,政府债务占GDP比重上升速度有所放缓,呈触顶回落之势。据IMF统计,2012年七国集团政府债务占GDP比重为124.8%,比2011年提高4.7个百分点,增幅低于上年的5.2个百分点;预计2013年将降至123.9%。但总体来看,发达经济体主权债务仍处于不可持续的高水平,恢复财政健康之路依然漫长,削赤减债将长期抑制经济增长。美国启动自动减支机制,将在10年内削减支出1.2万亿美元,其中2013财年内将减支854亿美元,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预计这一机制将拖累2013年经济增长0.6个百分点。欧元区政府债务占GDP比重超过90%,但在经济衰退、社会矛盾上升的情况下,如何平衡好财政整固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关系是一个巨大挑战。日本在政府负债率高居全球榜首的情况下,仍推出新的财政扩张措施,虽有利于提升短期经济增长率,但可能增加长期财政风险,不利于经济增长。
3.宽松货币政策潜藏风险
由于基准利率已接近甚至达到零,量化宽松成为发达经济体降低市场融资成本、增加流动性的主要政策工具。2012年9月以来,美联储接连推出第三轮和第四轮量化宽松政策,日本央行提出将货币供应量扩大一倍,欧洲央行的政策取向也更加注重经济增长。这些宽松货币政策在提振市场信心、保持金融市场稳定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造成市场扭曲,潜藏不少风险。最突出的是,发达经济体非金融企业借贷迄今没有明显增长,表明增加的货币供应量很大一部分并未进入实体经济,可能流向房地产市场、金融市场和新兴经济体,造成新的经济泡沫和失衡。2013年以来,国际资本流向逆转,投资开始回流发达国家,美国、日本股市飙升,中国和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股市则呈现下跌趋势。此外,尽管由于大宗商品市场供过于求,资金流入商品市场并未推高价格,但若全球经济复苏速度超过预期、宽松货币政策调整不够及时,大量流动性可能推动商品价格攀升,增加全球通胀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