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福林:形成6亿中等收入群体的转型与改革

2012年12月21日18:25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第76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 中等收入群体 政治改革 社会稳定 政治格局 迟福林 贫富差距 转型与改革 人口城镇化 服务业主导 城乡一体化 制度优先 结构性减税

3.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将使一定比例的农民工和农民成为中等收入群体的新生力量。按照中共十八大的要求,未来几年,如果城乡一体化的相关政策与体制安排到位,到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翻番顺利实现,新增4亿城镇户籍人口中的40%,大约1.6亿人有可能进入中等收入群体行列;考虑到2020年人口总量将接近15亿,人口城镇化率可能达到或超过50%,届时如果7.5亿农村户籍人口有20%成为中等收入者,新增中等收入群体将有1.5亿。两项相加,保守地估计,到2020年,新增中等收入群体大概在3.1亿以上,中等收入群体的总规模有望达到6亿人左右。

为实现2020年形成6亿中等收入群体的目标,建议结合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尽快制定中等收入群体倍增的具体行动方案。例如:(1)加快教育结构调整,提高有效的人力资本积累,突出人力资本在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中的重要作用;(2)尽快出台农民工市民化的日程表,争取经过3~5年的努力,初步实现农民工市民化,使一部分农民在真正融入城市后成为中等收入群体;(3)尽快改革征地制度,保障农民征地谈判的主体地位,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为一部分农民成为中等收入者创造条件。

二、以民富优先为导向破题收入分配改革,为广大中低收入者进入中等收入群体创造条件

中等收入群体比例的提高,是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公平分配的必然结果。为此,调节收入分配关系、缩小贫富差距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基本条件。从目前的情况看,在贫富差距尚未明显改变的情况下,即使城乡居民收入整体翻番的目标实现了,也并不能保证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倍增。以民富优先破题收入分配改革,就是要尽快扭转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为广大中低收入者向上流动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1.尽快提高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居民收入倍增不是现有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下的倍增,而是向城乡居民倾斜、向劳动者报酬倾斜条件下的倍增。例如:(1)确保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同步并略快于GDP增长。未来10年,在GDP年均增速为7~8%的条件下,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增长年均应不低于7.5%;(2)加快建立工资谈判协商机制,确保劳动者报酬与劳动生产率增长同步,使劳动报酬占GDP比重从目前大约40%提高到50%左右;(3)确定缩小城乡差距的约束性指标,努力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2011年的3.13:1下降到2020年的2.8:1以内。

2.以制度公平为重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虽然过去几年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重要的历史性进展,但由于某些制度安排的不公平,使城乡、不同群体间公共资源配置仍然存在比较严重的失衡,由此加大了中低收入群体在住房、养老、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的负担,他们的实际生活质量很难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同步提高,并由此拉大了实际收入差距。这说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过程中能否保障中低收入者的权益,已成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因素之一。这就需要:(1)严格限制经济适用房的受益范围,把住房领域的公共资源主要用于中低收入者,建立完善以廉租房为重点的住房保障体系,在这个前提下进一步推进住房领域的市场化改革;(2)推进城乡、不同群体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统一,尤其是医疗保险、养老保障的制度统一;(3)努力缩小财政用于不同社会群体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差距,并建立公开的约束性指标。

3.以公益性为目标推进国有资本战略性调整。到2011年底,中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为85.37万亿元。国有资本能否适应全社会公益性的需求推进战略性调整,对于调节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为此建议:(1)把一部分国有资本从竞争性领域退出,投入到公共产品领域,使国有资本成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由此提高中低收入者的实际福利水平;(2)提高国有资本的收租分红比例。2011年国有企业累计利润达到2.26万亿元,如果将收租分红比例提高到50%左右,每年可新增1万亿元用于社会福利建设,这会明显缓解公共产品短缺带来的经济社会矛盾;(3)调节垄断行业过高收入。通过严格规范和控制国有企业不合理的工资福利分配,并严格把隐性福利阳光化、规范化、货币化,明显缩小不同行业间的收入差距;(4)建立全口径的财政预算体系,尤其是涵盖国有企业的资源使用租金和利润分红,从制度上确保国有资本的公益性。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