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首次提出“服务型”政党 执政方式嬗变

2012年11月10日15:15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服务型 中共 服务 执政方式 执政理念 服务型政府 执政行为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为人民服务 对立面

中共十八大10日进入第三天议程,当人们仔细研读政治报告和高层声音时,发现“服务”一词仍然是中共文献话语体系中经久不衰的“关键词”。但有学者认为,同以往建设“服务型党组织”更多是对中共基层组织的要求不同,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服务型”执政党,预示着中共执政理念和方式的嬗变。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原副院长甄小英指出,建设服务型政党是改革开放以来,基于社会变革,中共正在完成的新转变。新时期,怎样密切党和群众的关系?建设服务型政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拉紧了党与群众之间的利益链。

中共从革命党变为执政党之后,一度接受了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成为一个事无巨细的“全能型政党”。在毛泽东时代,“为人民服务”一语曾出现在中国各地的大街小巷,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但“服务”更多体现对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和道德的自觉层面。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激发多元社会,中共又面临着从领导民众实行计划经济的党向发展市场经济的党的重大转变,邓小平在党内提出了“领导就是服务”的执政理念,严厉抨击逐渐严重的官僚作风和腐败。

中共领导层日渐清醒地意识到执政党面临着“脱离群众的危险”,在错综复杂的利益博弈中,官方与民众的关系出现尖锐对立的苗头,一方面有的官员与民争利、颐指气使,另一方面“仇官”等不良社会心态日渐蔓延,引发普遍担忧。中共由此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愿景。学者认为,建设服务型政党,体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的功能的重新定位;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这种转变较之于其他任何政党都要深刻得多。

十八大提出建设“服务型”执政党主要着眼于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务实转变。作为未来5至10年中共执政的纲领,十八大报告多处强调“服务”理念,凸显出“把‘人民’举过头顶”的执政观。

例如在行政改革方面,十八大报告称要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确定了“继续简政放权”的改革方向;民生方面,报告强调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党建方面,报告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等等,诸如此类的表述不胜枚举。

尤其在社会建设领域,十八大报告透露出中共对社会管理的政策变化。对于日渐活跃的社会组织,报告不言“加强管理”,而是强调引导发挥其在社会管理中的基础作用。对于信访制度,报告强调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渠道,从“堵”到“疏”,体现出执政党力图塑造“服务者”形象的努力,警示党员、官员不要站在民众的“上面”甚至“对立面”。

与之相呼应的是,中南海高层多次表示,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常怀敬畏之心、戒惧之意,自觉接受监督”。在执政操作层面,“服务精神”的政策指向在于尊重民众的诉求和利益。当前,中国人的民主和权利意识空前觉醒,执政党唯有强化“服务”宗旨,才能不断适应时代潮流和国情变化。

对于一个开放社会中的执政党而言,“为人民服务”不再是一句政治口号,而是需要体现在可感的执政行为中。十八大回应了民众最为关切的一系列问题,决策问责、司法公正、道德建设等事项一一被摆上台面,让人们有理由相信,官方有望在未来陆续推出相关具体改革措施。(符永康)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