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声环境质量
1、区域环境噪声
全省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级别为较好,10个设区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介于50.9~56.8分贝之间,6个城市声环境质量为较好,4个城市平均等效声级超过55分贝,为轻度污染。
2、功能区噪声
全省开展监测的12个城市中,各类功能区昼间噪声平均值达标的城市比例为50.0%~91.7%,夜间平均值达标的城市比例为50.0%~81.8%;宝鸡、渭南、商洛、华阴和韩城5个城市各功能区噪声昼夜间全部达标,其他城市各功能区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昼间声环境质量好于夜间声环境质量。
3、道路交通噪声
全省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66.1分贝,比上年下降0.4分贝,声环境质量等级为好,道路交通噪声路段达标率为93.0%。13个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介于54.5~67.9分贝之间,均低于70分贝的国家标准值;以平均等效声级变化3dB(A)为判据,安康市、商洛市和华阴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比上年有所提升;兴平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比上年有所下降。
辐射环境
1、辐射环境质量
对全省88个辐射环境点位进行监测,获取数据15652个(组),结果表明,2010年全省电离、电磁辐射环境质量状况良好。环境γ辐射剂量率、我省境内的长江、黄河2大水系5条支流断面地表水中总α、总β以及铀、钍、镭、钾等放射性核素浓度、14个土壤监测点中的铀、钍、镭、钾等放射性核素比活度的监测结果与2009年相比处于同一水平,未见异常。境内的西北核技术研究所、中核陕西铀浓缩公司两个核安全预警监测点的周围环境γ辐射剂量率、气溶胶、沉降物、地表水、土壤样品中放射性活度浓度与2009年相比处于同一水平,未见异常。新增加的西安中核蓝天铀业有限公司(蓝田矿区)核安全预警监测点的监测结果未见明显变化,均属正常水平。陕西省广播电视塔周围电磁辐射水平总体情况较好,周边环境敏感监测点位的环境综合场强监测值低于《电磁辐射防护》(GB8702-88)规定的公众照射参考导出限值。
2、辐射环境管理
辐射环境监管能力明显提升。全年共审批辐射安全许可证70家,审批放射性同位素转让110件次,办理放射源异地使用备案48件次;审评辐射建设项目环评93项,组织辐射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13家。开展四项辐射安全专项执法检查。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2777人次,检查企业782家,纠正违法行为175项,处罚违法企业18家,收缴省国库罚没款38万元。安全收贮26家核技术应用单位82枚废旧放射源及1公斤放射性废物。及时报送季度、年度辐射环境质量报告。对14家重点监管辐射单位和“818”(核电厂乏燃料运输过境)项目进行监督性监测,服务性委托监测业务比上年翻了一番。参加全省核事故应急演练,妥善处置一起辐射误照事件。新建城市放射性废物库及放化实验室通过环保部验收。首次举办全省辐射执法技能比武。举办3个月、88节课时核安全与辐射防护培训班,共培训163人,提高了全省辐射监管队伍专业水平。
固体废物
积极推进固体废物环境管理立法及规划编制工作。《陕西省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条例》被列入省人大立法调研计划。编制完成《陕西省“十二五”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陕西省废弃电子电器产品处理发展“十二五”规划》和《陕西省固体废物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十二五”规划》。
开展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工作,初步掌握414家工业企业危险废物排放情况。选择化工原料及化学制品业、医药行业和机械制造业等3个重点行业7家企业,开展危险废物台帐试点工作。共出动执法人员386人次,累计检查企业128家,医院205家,下达限期整改32家,对4家企业进行了行政处罚;开展陕北石油专项执法检查,共检查陕北地区14个县区21家采油厂、3家炼油厂、12家污油泥处理厂及2家天然气处理厂,对环境违法企业进行了行政处罚。
国际履约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成立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协调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部门协调会议。开展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调查,编制完成《陕西省“十二五”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防治规划》。
生态环境保护
全省8个乡镇被环保部命名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是西北地区一次性命名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最多的省份;3个村被环保部命名为国家级生态村,填补了我省没有国家级生态村的空白。西安浐灞等11个县(区)启动生态县(区)建设。西安浐灞、曲江于2010年10月通过环境保护部组织的国家级生态区建设考核验收。
省政府批准建立陕西丹凤武关河省级自然保护区,我省自然保护区总数达到56个,总面积114.5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56%。凤县屋梁山、太白湑水河、韩城褐马鸡三个省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的评审。共出动执法人员5000余人次,对自然保护区机构设置、划界立标等情况进行了检查。开展秦岭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十年建设评估工作。争取到中央585万元资金用于陕西子午岭、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标准化能力建设。争取省级财政安排270万元用于陕西牛尾河等9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基础管护能力建设。
组织举办《“关爱大秦岭保护母亲河”—陕甘豫环保志愿者“百团行动”》活动。与华商网共同举办 “保卫秦岭 关爱自然”生物多样性网络访谈和“保卫秦岭关爱自然”2010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宣传活动。
编制完成《全省农村及生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争取到中省资金7780万元,用于139个村镇生态环境整治。其中中央资金2780万元,安排17个项目支持30个村镇;省级资金5000万元,安排71个项目支持109个村镇环境综合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