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中新社北京4月22日电 (刘辰瑶 庞无忌)中央气象台22日消息,四川雅安地震灾区未来三日降水较多,引发崩塌、滑坡、甚至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风险加大。
据前方记者报道,21日至22日,雅安市宝兴县城至该县南大门灵关镇的18公里道路在余震和降雨的影响下,出现数次塌方、滑石,并造成暂时堵塞。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22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过去24小时,地震灾区的降雨量不足0.1毫米,但“未来三天基本上每天都会有降水”。
中央气象台预计,22日夜间到24日夜间,地震灾区以阵型降水为主,总体雨量为小雨。其中,22日夜间至23日,芦山地震灾区将出现小到中雨天气过程,降雨量5毫米至15毫米。同时,此次天气过程还将给灾区部分地区带来能见度低于5千米以下的轻雾,22日夜间,部分地区还可能出现弱雷暴。23日20时到24日8时间可能会出现中雨。
马学款告诉记者,目前受地震影响,山体出现松动,即使小雨也有可能造成局部的滑坡现象,而三日连续性的降水以及中雨的极量对灾区造成的影响会更大。
中国气象局与中国国土资源部最新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警报:雅安市的芦山县、宝兴县、天全县的部分地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发布橙色预警;局部地区已发现或新产生的隐患点发生灾害的可能性很大,发布最高级别的红色预警。
对此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水文地质气象室副主任赵鲁强22日对中新社记者表示,目前以上地区仍维持相同级别的预警。
赵鲁强表示,越靠近震中的地区,发生次生灾害的可能性越大。雅安本身处于地质灾害高发区,目前持续的余震以及未来逐渐增加的降水,使其出现崩塌、滑坡的风险不断加大,山区还有可能出现泥石流。
对于公众关心的此次地震会否形成堰塞湖,赵鲁强表示,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已确认出现一处堰塞,能不能形成堰塞湖并不确定。“一旦形成堰塞湖,未来的降雨会加大出现洪水的可能。”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教授王光谦22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认为,从目前情况看,雅安震区的滑坡等次生灾害出现的情形相对此前强震较轻,即便形成堰塞湖,亦不至成为大灾之源。
面对未来三天可能的降雨,王光谦指出,或导致小的堰塞体出现,但其规模和危险性都无法与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的唐家山堰塞湖等相比。“即使堰塞体垮塌,水流则大部分将汇入主河道,其冲毁村庄和农田的危险性较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