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大潮中,“创业”一词不断被提及。近日,暨南大学正酝酿成立创业学院,而上周末华南理工大学的大学生创业园正式挂牌。此前,在东莞理工学院一个大学生创业班已经运作了整整一年时间。
班上只有17个同学,两名女生;上课开的是“圆桌会议”;人人都随身带名片,见面先以名片相赠;个个满怀创业激情,开口准能说出几点“创业经”;有些已是名副其实的“小老板”。他们是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一群普通的大二学生,自去年以来,却成了学校的闪亮明星,时刻接受着同学们目光的洗礼。原来,大一下学期分科的时候,他们选择了刚创办起来的创业管理系,变成创业专业的科班学生,用同学的话来说,“进了培养未来企业家的‘黄埔军校’”。
在工商管理下设置一个创业班,这种专设“创业系”的做法,在广东是第一家。其实,创业班的学生并不好当,“各种各样的声音都能听到”,除了对创业管理系设置本身合理性的疑惑外,更多的人在猜想,这些经过了专业培训的学生,是不是毕业后能成功创业?大学生创业能否为解决就业难开辟一条新路?
当他们走出校门时,迎接他们的道路将是彩虹铺就还是荆棘满途,都还待时间来说明。
据2009年《社会蓝皮书》显示,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只有1.2%。令人吃惊的是,广东省作为我国第一经济大省,但大学生创业比例比全国的平均水平还要低,数据统计还不到0.4%。
站在记者面前的阿立,是一个1987年出生的大学生小老板。
说他是小老板,阿立腼腆地笑了笑,浑身有些不自在地扭捏起来。他的打扮和学校其他同学没有任何差别:简单的休闲外套,牛仔裤,便捷地运动鞋,有些圆圆的、略显稚气的脸庞。
他是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大二的学生,但他是小老板的事实却一点不假,他和创业班上的另外两个同学曾一起经营学校西门的一家快餐店,这也是他人生当中的第一次创业实践。
起初:父母不同意进创业班
阿立每天的生活排得很满,除了上课,还要照看生意,而今天他还要负责接待记者。然而,就像他说的那样,发现自己越来越“精力过人”。
阿立的第一身份是创业班的班长,这个典型的广东男孩,温文尔雅,实在能干,话不太多但亲和力强,他所有的智慧都在微笑的叙述中显现出来。
作为学生,他生活的第一要义自然还是学习,“这是一个新专业,似乎更多的时间要在课堂之外”,所以,他当初从计算机系转到创业系时最大的阻力来自父母。阿立的父母均是湛江市公务员,“说实话,爸妈对我未来的路已经有所设计”。
“不过,我的家庭很民主,父母没有干涉我最后的决定”。阿立说,为了让父母放下心来,他下了不少工夫,学校也特意准备了一场家长会。今年元宵节前夕,10多个学生家长带着挑剔的眼光来学校。学校让他们参观了创业班成果展,还让他们和学生们加强沟通。
“最后大部分家长满意地回去了”,学校发展联络办公室副主任黎诚还讲了一个例子,创业班中有个性格内向的学生,经过半年的学习之后,突然变了个人,性格活跃多了,以前总是把自己关在家里玩网游,很少跟人讲话,现在能主动与父母交流了。
家长们见孩子们一方面学习没落下,另一方面参与社会事务的积极性和能力都上去了,就完全放心了。
初衷:为企业培养优秀继承人
这群精力“过人”、点子层出不穷的学生们,并不是不约而同走到创业班中来的。“当初学校贴出招生公告后,有四五十人报名,经过考试、面试,最后定下了17个人”,黎诚说,最重要的是面试,老师和学生面对面交流,看他们有没有这方面的特殊才能。从学校最初的定位来看,是为家族企业培养优秀继承人,不过对那些有意愿,有天赋,有经济能力的学生,也可以吸收到创业班来。
进入到创业班后,每个学生都拥有了自己的理论导师和创业导师,这些创业导师都是东莞企业界的名流,“这刚好利用了东莞的优势资源”。一般情况下,学生们会在第一时间报告自己的创业计划和进展。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会主动找导师请教。
“创业导师平时与学生电话交流,有时候也会到学校来讲课”,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管理系主任罗余才说,这些资源对学生来说都是不可替代的。“学生们理论课的内容,我们也在探索,目前主要课程与工商管理系的课程大致相当,不过学校也自行编订了一些教材,现在也是摸着石头过河。”
在创业班学生的一节课上,记者看到17名同学围成一个圈,“借鉴了美国MBA的课堂习惯,在创业班上课有些不同”,体育课陈老师说,总是感觉到创业班的学生非常有活力。
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创业班学生的毕业论文被要求做一份完整的商业策划书,一份策划书做完甚至多达190页,这对于一个未进入社会的学生来说并非易事,学生们现在都在积极积累经验,希望自己能做好一份完美的策划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