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村的亏损
参与国奥村建设的一些人中,也曾经参与过2001年大运村的建设。
北京市承办的2001年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是历史上最成功的一届大运会,可能也是最节俭的一届大运会之一。当年,第21届大学生运动会执行副主席、北京市副市长刘敬民曾在接受采访时说,“大运村的开发,政府只掏了床单的钱。”
大运村位于北京知春路,占地11.2公顷,按照官方的说法,大运村本身建设总投资约12.5亿元。10栋学生公寓(原运动员宿舍)分为南北两列呈半弧形,怀抱中央绿地广场,东南两侧分别有一座16层的综合楼和一座19层的写字楼,正门入口处还有一栋四星级的酒店。
2000年3月,天鸿集团接手大运村项目,自行筹资,仅用1年零3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宏大的建筑群,创造了让天鸿集团引以自豪的天鸿速度。大运会期间,大运村成功接待了来自172个国家的6000名大学生运动员。然而,荣耀的背后是无奈:大运村转为大学生公寓,政府只让收租金,不容许出售。每位学生每年只收2300元。
如此计算,按一万个床位的话,天鸿集团也只能一年收回2300万元,用天鸿集团董事长刘希模(现首开集团董事长)的话来说,只够物业运作的费用。仅10栋公寓投资就达8亿多元,每年仅利息就达3000多万元,按照这种租金,不知到什么时候才能收回投资。虽然此后他曾表示:“现在我们在经营大运村的一个四星级酒店,两个写字楼,算是政府给我们的资金。加起来有7个亿回来了。”但这些回收的资金对于天鸿集团在大运村上的巨额投入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
这是国企行使政府投资的体制使然。
“可以称之为一个成功的项目”
北京奥运村,天鸿集团也是投资主体之一。跟2001年所不同的是,奥运村在建设设定时采取“BOT”模式。
奥运村和国家体育馆是当年北京市首个采用“BOT”方式进行招标的奥运项目。据悉,中标方将全部承担项目的设计、投资、建设、运营的所有费用,除享有政府相关优惠政策外,不再享有政府另外投资。
所谓BOT(Build—Operate-Transfer)项目融资是指私营机构参与国家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并与政府机构形成一种“伙伴”关系,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分配该项目的资源、风险和利益的融资方式。而运用BOT方式承建的工程一般都是大型资本、技术密集型项目,主要集中在市政、道路、交通、电力、通讯、环保等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