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发展观察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中国共产党章程》 秘书处负责人答问 历次制定及修正简况 -国企海外投资:工行408亿收购非洲最大银行 中石油发行价16.70元 -联合国环境报告:08奥运符合绿色标准 沙尘暴将从源头得到根治 -沪指低开于5498.85点 一日蒸发过万亿市值 大盘短期震荡难免 -9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上涨8.9% 房地产富豪去年财富翻两番 -"嫦娥一号"上搭载的首个仪器开始工作 18时左右进行第二次变轨 -2007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达495万 144万待业 到基层就业人数增加 -中国最后一位“王爷”:好日子从改革开放之后开始 -中国拟建第三亚欧大陆桥 以云南为枢纽 -沪深两市暴跌 板块全线走软 中石油A股发行价每股15-16.7元
中国农民的创业半径越来越大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10 月 26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古宅、古树、古井,在古色古香的皖南歙县棠樾村槐塘村民组,许多村民家的墙上都挂着亲属在艾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比萨斜塔等景点的照片。这个不到1000人的村民组,有近500人在欧洲,从事餐饮、服装、装潢、劳务等行业。

“今天欧元比价是多少?”这是槐塘农民最常问的一句话。如今,亲人在欧洲务工的家庭都有欧元。仅去年一年,槐塘人从欧洲赚回的利润折合人民币就达2000多万元。

在西班牙经营餐馆的槐塘农民黄其明说:“我们没有什么优势,无非比别人更能吃苦。”

研究中国农民工问题的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王开玉说,从在自家“一亩三分地”耕作,到离土不离乡,创办乡镇企业,再到走进大城市打工,进而走出国门创业,和王俊一样,中国一部分农民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里创业半径不断扩大。而这也呈现出中国农民思想不断解放、眼界不断开阔的全过程。

王开玉介绍说,解决了温饱问题的中国农民,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探索致富道路,他们的思路在实行“大包干”的农村改革后,开始一步步开阔起来。

在庭院里种植花卉、山药,进行简单的农产品加工——足不出户的“庭院经济”一时间火爆起来。与传统的农产品种植相比,这种在庭院从事集约化商品生产和经营的农村自营经济形态帮助一些农民成倍增收,成了“万元户”。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农民以前所未有的热情离开土地进入市场,在坚守“离土不离乡”传统思想下,过去附属于农业生产的小作坊变革成了红红火火的乡镇企业。到20世纪末,中国乡镇企业已达二千多万个,吸纳了1.3亿农村剩余劳动力。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农民勇于离开故土,创业半径进一步扩大,以进城务工经商为主要特征的“民工经济”在中国的一些农业省份兴起,并且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产业。

今年40岁的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农民张亨和十多年前离开家乡去北京打工。他凭着自己的木工手艺和勤劳智慧,从一个打工者变成了拥有一家装饰公司的老板。现在,他的装饰公司年经营额已达到千万元。

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显示,中国改革开放的1978年至2000年期间,农村累计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劳动力1.3亿人,平均每年转移591万人。

在城里学习了经验、完成了“原始积累”的一部分农民,在进入21世纪后,走出国门,迈开了更大的创业步伐。

位于安徽省池州市山旮旯的青阳县周桥村,100多名农民近日拿着出国护照,远赴沙特阿拉伯挣“洋钞票”。他们的带头人王俊如今已在国外当了三年多的“洋老板”。几年来,他的家乡组织起一个建筑队伍,成了王俊公司的劳务“后援”,先后输送出800多人到沙特、也门等国打工。

皖北劳动力输出大县阜阳市临泉县,300多名农民分赴新加坡、印度、以色列等国打工,成为引领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新时尚。

当地政府还于2000年专门成立了涉外劳务输出组织,制订出台了一系列农村富余劳动力出国务工办法和规则。同时,建立劳务人员人才库,将一些符合条件、自愿出国打工的人员登记造册,并对有意出国务工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和技能培训。

来源: 新华网

图片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嫦娥一号火箭残骸坠落在预定范围 落于村民房屋中梁 无人受伤
中国首位探月使者"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创航天史上7项第一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共十七大报告解读/ 聚焦十七大/ 十七大前人事任免/ 人事任免-中央 地方
· 中国“嫦娥一号”探月
· 中国减灾救灾行动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农村计划生育网络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