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只要能从山里出来,就会有出路。”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摆拉村村民朱忠诚说,“不搬出去,别说小康,连脱贫都很难看到希望。”
位于大山深处的摆拉村有250多户人家,年人均纯收入只有500多元,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在家的就靠种点粮食,农民脱贫增收慢。这些年政府用了不少办法扶贫,但因自然条件差,效果不明显。
2012年,贵州省启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省规模最大的生态移民工程。目前,摆拉村已分批搬迁了170多户到县城的丰乐小区,小区里广场、绿地、道路、路灯等设施齐全。村民朱忠诚一家也是受益户之一,他的父母在附近建筑工地打工,每天能有100多元的收入,他今年大学毕业准备考县城学校的老师,住在新家方便多了。
“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把贫困人口搬迁安置到条件相对较好的城镇、产业园区后,贵州省的土地、住房、就业、产业和社保等相关政策将全面跟进,让移民们就业或创业,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为如期实现与全国同步小康的目标,贵州正在打响一场与贫困较量的攻坚战。扶产业,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强基础,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提素质,提升扶贫对象就业创业能力;优保障,织牢贫困地区民生保障网……
近年来,贵州省实施了生态移民、危房改造、产业扶贫等一系列工程,扶贫方式也从“输血”变为“造血”,以早日甩掉贫困“帽子”。
在政府农村危房改造资金的扶持下,遵义市凤冈县永安镇永安村村民雷愿发去年将房子加固,外观改造成具有黔北特色的雕梁画栋风格,包括6500元农危房改造资金总共花费8000元。“房子修好了,该想想怎么挣钱。我今年打算利用家里的茶园开设农家乐。”雷愿发说。
和朱忠诚、雷愿发等村民一样,越来越多的贵州贫困农户正在告别低矮的土坯房,依靠产业发展实现增收,开始崭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