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2011-03-10 10:31:22
《澳门报道》记者: 我想问三位老师,你们对净化当下的语言环境有什么见解?同时也想请三位老师谈一谈文艺工作者对语言的使用以及规范方面影响负起什么样的责任和义务?
2011-03-10 10:31:36
冯骥才: 韩红最有权力说,因为她的语言都是唱出来的。
2011-03-10 10:34:38
韩红: 没有,因为我不是说相声的。姜昆老师是最有发言权的。
2011-03-10 10:34:51
姜昆: 我简单说一句,刚才这位记者关心的问题也是政协很多委员关心的问题,我们一位书画家协会的副主席说,“我把现在很多现象归结于高雅变高兴、知识变知道,理想变梦想”。我听了之后也很有感触,我觉得高雅的东西让人高兴,但所有的高兴的东西并不见得是高雅的。知识仅仅满足于知道不行,可能还要更深入。
2011-03-10 10:39:28
姜昆: 现在我们孩子说,把理想变成了梦想,梦想是理想当中的一部分,并不是说把理想变成梦想就是我们人生当中追求的目标。在这方面需要各行各业在一起共同打造一个比较好的文化环境。我就说这些。
2011-03-10 10:40:34
韩红: 我觉得刚才这位记者谈到的关于语言当中夹杂着英语,首先在港澳台地区最流行,还真不是我们这儿,是你们那儿。为什么这么说呢?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的体现,尤其是80后、90后,有的时候还真的就体现在中文里面夹杂着英文。
2011-03-10 10:41:07
韩红: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小的时候才开始有英语,估计姜昆老师、冯老师他们小的时候就没有英语,没有专门要上英语的这门功课,当然我不是指二位已经老了。小时候我们就规定要学英语。
2011-03-10 10:41:47
韩红: 我觉得一个国家教育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人文的发展,足以可以证明,包括文化的发展,足以可以证明一个国家一个程度的进展。所以我一点也不排斥中文里夹杂英文的话语,只不过有时候我会说,麻烦您说国语。
2011-03-10 10:42:44
韩红: 比如现在网络上出现了一些词,像“给力、浮云、神马”…,但是我觉得很有意思、很有创造力。
2011-03-10 10:43:08
韩红: 我们这个国家确实需要一些创造力,尤其是在文化上的创造力,因为文化、文艺是完全一个绝对自己内心个人独白的东西,它是非常充满个人个性化色彩的东西,我觉得没有一个规范,非要说你必须要说很好的国语,当然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联播得说国语。
2011-03-10 10:43:26
韩红: 对于语言上我们没有必要去规范它,因为中国已经发展到今天,数字化的时代,我们已经跟世界接轨了,完全可以允许说话里面夹英文。
2011-03-10 10:43:42
韩红: 其实刚才几位记者在这里问幸福感,我这心里急的跟什么似的,很想说。因为姜昆老师没有幸福感了,是因为他老让别人笑,没人让他笑。我有幸福感啊,因为我的生活里就要求自己变成真正的阿甘,我个人觉得,想得越多、琢磨的越多,就越不幸福。
2011-03-10 10:43:54
韩红: 吃饱喝足了,把事干完了,然后睡觉是最幸福的。“好吃不如饺子,舒服不如倒着,爱谁谁,睡觉”。我觉得如果我们每个人把心打开,让自由的东西、自由的空气都呼吸在自己的胸膛里,内敛的力量是比任何都快乐的事情。
2011-03-10 10:44:09
韩红: 还有一点,当我们每个人的眼睛里都看到的是一尊尊佛像的时候,你在生活当中看到的每个人都变成了一尊佛。其实快乐、幸福是累计在我们内心深处的一座座堡垒,我觉得“坚持”这两个字是最好的信仰。
2011-03-10 10:44:22
中国文化报记者: 我想问一下在近年来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在明年上半年即将完成全国2000多家国有文艺院团的转企改制,在这样一个浪潮当中,我们的国有文艺院团应该怎么样来面对市场的竞争,重塑市场的主体?谢谢大家。
2011-03-10 10:44:38
尹力: 因为在座的委员当中来自文艺院团的还没有,我是来自于中国电影集团。刚才大家谈到文化体制改革,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关于文化立法的论证和调研我们参加过多次,这也是政协对文化体制建设、文化转制,对于产业的论证。其实文艺院团的改革在分组会议的时候大家都提出了非常好的意见。
2011-03-10 10:45:29
尹力: 刚才冯骥才委员也谈到,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文艺作品的文化表达应该能够记录当下这个时代。刚才姜昆在谈的时候也说,电影制片厂具有天然的产业属性,电影制片厂叫厂长,叫摄影车间、洗印车间、服装车间、美术车间,所以在电影产业改制的过程当中,除了有它天然的属性,另外它具备科技和工业化的基础,所以这方面走得很顺畅。但是是不是所有文艺院团的改制都能够跟它的产业属性、文化属性、专业属性相符?委员们也会有不同的看法。
2011-03-10 10:45:52
尹力: 比方说冯老师长年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有我们多少年传统的手工艺,吕章申馆长一会儿有机会向大家介绍刚刚落成的国家博物馆。文化的这几大块有的是不能作为产业的,作为公共文化系统的,改革开放30年,国力提升了,人民富足了,人们有权力享受公共文化带给人们的收益。
2011-03-10 10:46:14
尹力: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比如说昆曲,包括玉雕、象牙雕刻,它的受众本身就是少数,怎么能够让它作为文化的活化石传承和延续下去?显然一刀切的做产业化可能会遇到现实的瓶颈问题。我相信我们全国政协文艺界的委员,特别是来自基层院团的委员,他们在这些方面都有切身的体会和非常好的建议。
2011-03-10 10:46:3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还是要请教冯委员,这两年您一直是在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上,我不知道过去这一年效果如何?这些年来,我们在毫不犹豫地抛弃。您刚才也谈到了忧患,除了忧患之外,我们还能做些什么?目前的文化界有“Lead”能力吗?
2011-03-10 10:46:46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另外,您刚才提到了刘心武先生续写的《红楼梦》马上要出版了,而且一出版就是100万册,您如何评价?在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这是一个好方法吗?
2011-03-10 10:47:22
韩红: 冯老师,今儿您凶多吉少了。今儿大家都是奔着冯老师来的。
2011-03-10 10:47:48
冯骥才: 物质文化遗产都在国家博物馆里,一会儿你们一定要听听我们的馆长讲,激动人心。我先讲讲非物质文化遗产,刚才我说到“国家自觉”,“国家自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变得明显的这个问题。国家最近颁布了《非遗法》,我们知识界呼吁了很多年,千呼万唤始出来,但是有一点姗姗来迟,但是有比没有好。
2011-03-10 10:48:09
冯骥才: 因为我们现在有了一系列的保护,比如国家名录保护,2006年评的518项国家非遗,2008年我们评的是520项,现在第三批已经评完了,国务院还没有批准。如果批准之后,我们估计是在1300项左右。现在是四级保护体系,国家一级、省一级、市一级、县一级,加起来我们有400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1-03-10 10:48:42
冯骥才: 我们问过韩国的专家,韩国是100出头,但是我们并不认为我们多就比他们的成绩大。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绝大部分的文化遗产后面并没有专家,这是一个最大的问题。过去我们所谓的非物质遗产,民间文化是生活文化,它从来不是一个学术的对象。
2011-03-10 10:48:59
冯骥才: 现在进入了学术领域,把它作为人类学的、民俗学的、文化学的、历史学的、美术学的等等的时候,它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过去没有专门的专家。跟日本不一样,日本的无形文化遗产每一项后面都是一群专家。我们为什么没有专家的根源是什么?我们没有专家,一旦文化遗产申报成功了,问题就显现出来了。
2011-03-10 10:51:04
冯骥才: 现在因为产业化的思潮,很多地方认为非遗就是一种资源,就往市场推,认为推了就是保护,推了就是发展。他们也有很多歪理邪说,这样就出现问题。比如很多地方剪纸就不能用刀刻了,而是用机器压,皮影也是拿机器压。
2011-03-10 10:51:30
冯骥才: 问题在哪里?传统的工业手工文明变成了现代的工业的机器文明。文明一改变,文化的本质又发生了变化。还有进入市场以后,比如长治这个地区,光布老虎有几百种,它的布老虎的风速非常多,有辟邪的,有小孩满月送的。各个村落民俗都不一样,我们是“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中华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中华文化本身的多样性,但是进入市场之后。最近我发现,他们现在基本上都进入市场了。
2011-03-10 10:52:14
冯骥才: 进入市场以后,有的地方就开始往布老虎上面加亮片了,所有的布老虎基本上跟明星大腕在舞台上一样,文化的内含没有了,文化里面丰富的内容没有了,成了一个商品的包装性的东西。实际文化的地域性没了,这也是文化的一个最大损失。
2011-03-10 10:52:50
冯骥才: 专家应该做什么呢?我最近就提出一个想法来,我们做源头纪录,比如我们刚才说的布老虎,在我们的大学里就有一个组,现在正在做的。沿着黄河流域这五个省,在所有有布老虎的村庄里,现在还有最后一代,基本是做70岁以上传承人的原始记录,记录以四种手段,文字的、照片的、录音的、录像的,全入档案。
2011-03-10 10:54:33
冯骥才: 因为我们保护文化遗产,不是我们现在拿它发财,我们要留给后人,要给后人共享。我们必须要让后人知道我们原来的东西是什么样子,它源头是什么样子。
2011-03-10 10:55:18
冯骥才: 在两会期间我们还开了一个会研究。很多年来,我们对中国民间口头文学的记录,一个民族的文学是两大块,一个是文字的,精英创造的,文本的文学。还有一种是普通百姓创造的、集体创造的口头的文学,我们历史上第一部作品,《诗经》就是口头文学的一个集成。对于我们的口头文学我们这些年来记录了多少?
2011-03-10 10:55:32
冯骥才: 史诗、叙事诗、神话、歌谣、故事、传说、谚语、谜语、灯语、歇后语,我们搜集到现在有8亿5000万字,而且都是手抄的,我们现在要把它数字化。当然我们通过各种各样的办法,想法阻挡非遗产业化和政绩化的潮流。但是专家要做的事情,要做必须承担的事情,我们要绕到产业和市场的前面,做源头记录的工作。物质性的部分请馆长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