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7日电 题:胡小燕,在争议中成长
新华社记者余晓洁、刘大江
又是一个3月,胡小燕履职进入第3年。作为中国首位农民工代表,她的每一次发言、每一份建议、每一个应答,都备受关注。
从两年前被美国记者问及如何当代表时老老实实回答‘还不知道’到公开联络方式后手机被打爆,无奈关机或不接电话,引起农民工的愤怒;从同李肇星关于人民代表是否‘有职有权’之辩到与汪洋“你是不是转了佛山户口?四川的土地有没有交?”的“短兵相接”,对胡小燕的关注正演变成一场争论——她还是农民工代表吗?她有能力当好这个代表吗?她的建议多大程度上能回应农民工的诉求?
新华社记者先后在佛山、北京两地对其进行持续、深入的采访,试图走近这位风口浪尖上的女代表。
无可辩驳的民工身份
“我是以农民工的身份当选人大代表的,身后站着亿万农民工。转佛山户口,是政府奖励给优秀农民工的。家人、周围的人都是农民工,我怎么能不是农民工?”胡小燕说,除了人大代表这份“兼职”工作,她依然是佛山市新明珠建陶有限公司的一名“打工妹”。
在“新明珠职工之家”一间15平方米的宿舍里,我们看到了这个“打工妹”的家和她都是农民工的5个家人:丈夫、两个妹妹、两个妹夫。
“这里是三水区白坭镇,2万当地人,5万外来工,单位的兄弟姐妹都是农民工。不管我是窑工,还是品质管理主任,就算以后做销售当经理,都是农民工。”她说。
36年前,小燕出生在四川省武胜县中心镇一个农民家庭。出来打工是为还债,公公生病和自己生孩子欠下近2万元的债就像一座大山压在她胸口。
1998年秋,在不到2岁的双胞胎女儿睡着后,她踏上了一列开往广东的绿皮火车。
一个普通的农村女人,凭什么能在千千万万农民工中脱颖而出?
“三伏天,窑口60多度,她穿着厚厚的工作服,脖子上的痱子烤化了,流出的脓血把衣领粘得紧紧的,刚出窑的砖很烫,她戴着两副手套搬砖、分砖,手还是烫出好多血泡。黄豆大的汗珠子,流在脸上,滴到地上。”说起姐姐的辛劳,小妹止不住地哭。
“这是个铁女人。她当年怀着孩子做农活,不到七个月就早产大出血,产后五六年伤口还在发炎。有一次,她在窑口晕倒,我看到她伤口的线疙瘩都冒出来了。扶她回去休息,没过一个小时,又来上班了。”工友说。
非凡的努力造就超人的成绩。2005年,她被提拔为车间副主任,成为管理者,实现了无数打工者梦寐以求的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