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城小学院内的两棵白皮松是古城村的象征。本报记者王磊摄
村子已不宜居住
在老古城村,能像付玉书一样拥有这么古老宝贝的人越来越少。尤其最近十多年来,越来越多的古城村村民拆掉老房子,在四合院里建起了多间出租屋——村里的电线杆上密密麻麻地贴着出租屋的小广告。
老古城后街居委会主任马振才说,因为“瓦片经济”,老古城已超负荷运转,小小一个村需要承担起近3000本地人口、2万余常住人口的负担。这10年来,虽然供水管已增粗三次,公共厕所增加到12座,但仍无法赶上村子使用量的提高。“这里已不再适合人居住。”马振才说。
居民就地安置
根据规划,石景山区老古城、五里坨、刘娘府、西黄村、二管厂今年将作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这也就意味着,长安街京西线上最后一个自然村落将彻底消失。8月7日,石景山区老古城综合改造项目拆迁定向安置房展示中心揭牌,更是吹响了老村拆迁的号角。
老古城、五里坨、刘娘府、西黄村、二管厂等地拆迁后,将会建起大型商务区、旅游中心、花园绿地、购物娱乐消费地及部分保障房。为此,今年年底,石景山区将开工建设5个定向安置用房项目,以保证5个地区1万余户拆迁居民能“不挪地儿”就迁入新居,实现就地安置。
同时,新建小区将会专门为村里延续了400多年历史的花会“秉心圣会”建造一个圆形花园广场,以便这个老北京民俗传承。
老古城村是石景山区5个拆迁地区中第一个启动的大型拆迁项目。同时,也是石景山区在市建委调整拆迁政策后第一个将房屋安置与货币补偿结合制定拆迁补偿安置方案的拆迁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