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发展观察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黄菊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今晨在北京逝世 享年69岁 黄菊简历 -本周大盘下挫 700个股跌停 阶段调整展开 股市市值一周减少5% -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遭尴尬 实际操作难 新<破产法>细则待出台 -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 全文 负责人答问  -无锡宣布恢复正常供水 市民6月份水费半价 水危机谁最该反思  -中国拟5年内建工资集体协商机制 广州指令性调控垄断企业工资  -36个大中城市肉价大幅大涨 民政部:确保低保家庭生活不受影响  -劳动保障部拟补8千亿养老保险空账 -商务部:外资并购仅占我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 逾4成顺差源于虚报  -石油商业储备发端 中石化奏第一响 核电"十一五"将实现三大任务
这里并不孤独——阿拉善沙漠治理纪事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6 年 05 月 09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在沙尘频发的春季,行走在阿拉善大地上,体味到的只是一种大自然所给予的浩大孤独。漫漫旅途,沿路景色始终是戈壁、沙漠和穿路而过的黄色的风,偶见稀疏的沙生植物,让人顿感自身的渺小和生命的坚强。这个季节到阿拉善的,恐怕只有记者了。

到了阿拉善,方知自己错了。就是在这个沙尘最狂躁的季节,深圳交易所的43名员工已经在这里开始了2006年的造林活动,这是他们的员工连续第四年投资投劳在这片土地上;而由中国大陆和台湾近100家企业发起的环保组织“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也在长年累月循序渐进地开展着他们的活动,他们的秘书长也在这个季节从北京赶到了阿拉善;澳大利亚、意大利、日本也都有资金、技术和项目正在这块偏僻之地进行常年性和季节性的生态援建活动……而在只花1元钱打的就可逛遍全镇的阿左旗所在地,就有SEE协会以及澳大利亚、意大利等好几个国家的生态项目办公室常年驻扎。

专程从北京赶来的“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秘书长杨平对记者说,“从西伯利亚来的风,携卷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之沙尘沿途释放。阿拉善生态恶化区的浮尘足以波及整个华北地区,甚至有人说阿拉善的尘土刮到了汉城、东京,这种说法准不准确我们无法考证,但是无可置疑的是,由于沙尘暴,阿拉善已经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

由澳大利亚政府援助阿拉善的技术合作项目——阿拉善环境整治与管理项目于今年6月结束,这个连续开展了5年的项目目前正在进行集中的监测评估。据该项目管理办公室人员介绍:项目的长远目标是“通过可持续的资源利用和脱贫措施促进环境的改善”,直接目标是“制定一个社区和机构的可持续框架来促进协作的方式在阿盟开展环境整治工作”。该项目通过社区能力建设项目来加强社区和盟、旗、苏木、嘎查等各级机构的能力,组织相关机构领导、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参与子项目的部分农牧民进行相关的培训和考察开拓思路;在15个社区实施草畜平衡示范等子项目;示范推广沼气池、卫生厕所、太阳能灶、节能炕等新能源项目;在全盟73所小学和初中全部开设了环境教育课,这在全国都是首例。这些项目和方法,虽然只是星星之火,但是却在深刻地改变着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与自然相处的方式。

SEE生态协会的生态治理理念和方法与澳援办有相似之处,也有着民间组织更加前卫的意识和企业家独特的思考及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协会副秘书长邓仪说:“我们利用近两年时间请了5批专家搞了9次调研,就阿拉善存在的环境问题形成了共识:自然力不可抗拒,而人与环境相处的方式却是可以改变的。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超载、人口增长和目前的生产生活方式。对梭梭林的大量砍伐、农区人口的过度集中导致地下水的漏斗效应,进而造成草场因缺水进一步恶化等等,每个地区存在问题的原因都不尽相同,协会本着就环境问题而产生解决环境问题的对策的原则和框架来工作,着手在阿拉善设办公地点,在当地招募了项目管理员,选了几个点,由当地人以民主决定的方式决定我们投入的项目资金的使用方向和方式。”SEE协会务实的态度在阿拉善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他们试图将遵循自然规律,有序地利用资源,有度地使用资源的理念在当地传播开来,让当地人更好地管理环境和资源。支持他们的志愿者,也从四面八方赶到了阿拉善。

小小居延海,连着中南海,茫茫阿拉善,牵动国人心。用当地人的话来说分分秒秒都是钱的深交所,在4月中旬将43名员工一周的时间放在了阿拉善,搞生态建设国情教育。今年是深交所第四年组织员工来到通古淖尔苏木与阿盟军分区和阿左旗武装部共同建设的万亩“青年世纪林”,来的员工绝大部分都是硕士以上学历。

4月21日晚,深交所员工、刚刚30出头的博士刘辅忠和唐洪敏一脸风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谈到阿拉善给他们的最深印象,两个人都分别说出了一个字。唐洪敏脱口而出的是“沙”。“以前只在电视上看到沙尘,这几天我们除了植树,还走了边防沿线接受国防和生态教育,两天走了1000多公里路,早晨走,路还好好的,晚上回来就被沙子覆盖了。真正地感受到了荒漠化的可怕。”刘辅忠印象最深刻的则是“人”。“过去总听说沙漠是生命禁区,觉得不应该有人居住。这次我们亲眼看到,这里的人民一直在艰苦的环境中努力守望着家园,以前感觉到一拧开水龙头就应该有水,牛奶就是在超市里去买,来到这里才发现,其实司空见惯的一切都来之不易。我们依赖生存的大自然,每个人都应负有一份责任。我会把这种感受传递给更多的人。”

阿拉善成为全国全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但是建设阿拉善,最终的主体还是阿拉善人民。这是所有阿拉善生态外援人群的共识,也是他们一切努力最终希望看到的结果。

阿盟林业局局长范布和对此深有感触:“我们非常需要国内外友人的参与,更重要的一点是绝不能忘记自力更生。现在许多生态极端恶化的地区都开始有计划地整体搬迁当地的人口和牲畜,让大自然通过自我的修复实现人退沙退。生态建设一定要处理好人与沙、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力不可抗拒,但是能够改变人对环境的破坏。”

据介绍,阿拉善可治理的生态面积是5—7万亩。现在,阿拉善用沙漠化锁边工程、围栏封育、人工造林、飞播、搬迁转移等各种手段,按灌、草、乔、飞、封、育的顺序,取得了很好的治理效果。“十五”期间,阿拉善森林资源面积达到1653.3万亩,森林覆盖率增长0.74%,达到4.08%。“十一五”期间,阿拉善将遵循全面保护、合理布局、区域治理、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用好自治区1年亿元的林业项目资金。东线从贺兰山到黄河沿岸,中线以梭梭为主的800公里灌木林区,南线的居延绿洲3条线和6个重点区域,将成为“十一五”期间阿拉善的生态建设重点区域。

生态治理必须与当地人经济发展相结合才有生命力。在阿拉善这个维护1亩林地比造1亩林地成本更高的地方,林木成活率目前达到了70%以上。4000多牧民靠种植既可防沙治沙、又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肉苁蓉提高了收入。林沙草紧密结合,灌草乔因地制宜,政府、企业、民间,国内外和各界越来越多关注生态的人们逐渐走到了一起,一道绿色长城正在阿拉善形成。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知,以当地人为主体的民间环保组织“绿色长城协会”近日内成立。如同歌中所唱,苍天般的阿拉善曾经是“天鹅留恋的金色圣殿”,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17万人民如同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胡杨一样,为改善生态和追求幸福生活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和坚持,曾经孤独的阿拉善也越来越多地得到了来自于方方面面的外力的支持。这片面积占全国1/35的土地正在持续地引起全国和世界各地的高度关注。(文/李霞 陆建忠 瑙敏)

阿拉善:因沙而名 因沙而兴

阿拉善这几年因沙尘暴而一年比一年出名,据说,今年又刮了8次大风,比去年同期多了两次。阿拉善频频见诸国内外的媒体。漫天飞扬的沙尘飘到北京、飘到海外,引起了国家和整个世界的关注。只要一提这三个字,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这是沙尘暴的故乡和它裹挟而来的席卷整个北方的滚滚黄尘。偏远荒僻的阿拉善因沙尘暴而一夜成名。这样的结果是经济一直落后、地处偏远的阿拉善所始料未及的。

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自然吸引了人们关注的目光,也提高了阿拉善的知名度,在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几乎天天都有从外地赶来义务绿化的团体和个人,特别是大陆和台湾百家知名企业倡导并且组织成立的“SEE”生态协会在阿拉善盟成立并且郑重发表生态宣言,澳大利亚援助阿拉善生态治理办公室设在阿左旗,中国民间的绿色长城协会即将宣告成立三件大事,更使得阿拉善在保护祖国北方生态安全方面具有了一种象征意义。来自世界各地和祖国各地的团体和个人纷纷涌向这风沙之源,小到一棵树、一桶水,大到巨额的绿化项目资金,风沙之源几乎唤醒了所有人的生态意识,也唤醒了人们阻遏风沙蔓延扩大的决心和斗志。

阿拉善因沙而名,并非一件坏事。风沙初起,一拨又一拨的记者,一群又一群的志愿者,一批又一批的官员和企业家,就陆续来到了这片浩瀚沙海,在亲身感受阿拉善荒僻一面的同时又为这里如画的风光和丰富的资源所深深迷醉,他们的口耳相传,让一个真实而魅力四射的阿拉善渐渐呈现到了世人面前。缘于此,无论旅游观光的游客、肩负神圣使命的志愿者和外来的投资者,都会在这片越来越知名的土地上寻找到自己事业和灵魂的寄托。(文/牛志强)

来源: 内蒙古日报

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
图片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西气东输首批气田建成 可供气30年80多城市受惠
"六一"儿童节关注2000万留守儿童:发展之路遭遇体制障碍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