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下午,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研讨暨首部中国环境绿皮书发布会在京召开。会议发布了中国首部环境绿皮书——《2005:中国环境危局与突围》。
环境绿皮书指出,随着中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NGO组织(非政府组织)与政府携手合作推进环保,成为我国环境保护领域一个重要特点和新趋势。
据悉,中国的环境NGO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诞生,数量不断增加,能力和影响力逐渐增强。据专家估计,全国大约有1000多个成型的本土环境NGO,其中草根组织100多个,学生社团500个,其他的是各地有政府背景的环境NGO。中国环境NGO已成为普及环境教育和倡导公众参与环保的重要力量。
2003年以来,环境NGO参与了多起重大公共事件,进行公众倡导并力图影响政策,进入了公众倡导的新的发展阶段。如对都江堰杨柳湖、木格措水坝以及怒江和金沙江虎跳峡电站的质疑,以及对北京动物园搬迁的决策争议等,关注和诉求指向了政府公共政策和商业利益集团。NGO成为公众参与圆明园防渗膜工程评议的主要推动力量,也是质疑和批评西南水电无序开发的主要力量。
在民间草根NGO之外,中国还有一大批有政府背景的非政府组织,由于拥有较强的专家优势、政府认同以及体制内的沟通渠道,环境NGO对公共决策产生了积极影响。如国家环保总局下属的两个全国性社团表现活跃,值得关注。一是潘岳担任会长的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另一个是2005年4月新成立的中华环保联合会。国际NGO也在中国的环境保护中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一个新特点,是中国企业和企业家群体的集体参与。2004年6月5号,近百位企业家(包括20多家台湾企业)聚会在阿拉善,发表“阿拉善宣言”,成立了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它成为中国企业家回报社会的一个集体亮相和标志性事件。2005年4月22日,中国首个民间环保奖——阿拉善SEE生态奖在北京诞生。奖金总计300万元人民币,系国内数额最大的环境奖项。
专家指出,伴随环境影响评价由项目环评逐步向战略环评、规划环评发展,必须进一步拓宽公众参与的渠道,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使公众参与由自发性参与向制度性参与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首先是信息公开,满足公众的知情权。通过社会力量对环境污染行为实施制衡,从而推动环境治理模式从政府直接控制的“政府主导型”向“社会制衡模式”转变。 (杨玲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