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阅读提示:即将过去的2011年,健康领域很不平静,抢眼的镜头一个接一个:抢盐风潮、瘦肉精事件、金黄色葡萄球菌事件、勾兑老陈醋、味千骨汤门,等等,这些事件一次次考验公众的科学素养、社会的诚信、职能部门的公信力。
镜头回放,依然引人注目。
镜头1:抢盐
时间:3月
镜头回放:3月11日,日本海啸危及福岛核电站,核电站附近海域遭到核污染。中国公众也深受海啸影响,有人担心海水遭受核污染进而污染了海盐,还有人想通过多吃加碘盐预防核辐射,于是出现抢盐风潮。在我省,一袋1块多钱的碘盐在某些超市竟被炒到18块。
点评:抢购食盐的人科学素养差。其实,核辐射污染不到中国的海盐,多吃碘盐也起不到防辐射的作用,若想起作用,一次须吃3公斤。正确方法是吃含碘很高的碘片,以此来阻止核辐射中的同位素碘。
镜头2:瘦肉精
时间:3月
镜头回放:今年3·15,央视曝光双汇集团济源公司连续多年收购瘦肉精猪,尿检等检测程序形同虚设。瘦肉精在我国生猪养殖中是明令禁止的,双汇瘦肉精事件一经爆出,举国哗然,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要求坚决查处、依法打击。其实,在双汇之前,2009年4月,南京雨润的一个生产厂生产的午餐肉即被查出含有瘦肉精克伦特罗。双汇瘦肉精事件让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担心雪上加霜:像雨润、双汇这样的大品牌尚且如此,还有什么肉是让人放心的?
点评:瘦肉精是激素类药物,模仿动物体内固有的激素,调节生长代谢,然后被排泄出去。第一代瘦肉精克伦特罗因为代谢时间长达7天,有可能出现停喂瘦肉精时间与屠宰时间间隔不够7天而造成事故,所以禁用。第二代瘦肉精莱克多巴胺喂得更少,排泄更快,只需两三天。所以,全世界有26个国家允许喂莱克多巴胺,包括美国、日本、加拿大等。但是,国情不同,法律也不同,中国的法律严禁第一代和第二代瘦肉精,双汇不能因此为自己解脱,也不能把责任推给养殖户。而吃了双汇肉的消费者也不必忧心忡忡,只要无症状,就是没受到毒害。吃进去的瘦肉精早已排泄掉了。
镜头3:奶业标准
时间:4月
镜头回放:2011年4月,中国牛奶新国标正式颁布,却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按照新国标,原料奶中蛋白质含量由原标准中的每100克含2.95克,下降到了2.8克,远低于发达国家3.0克以上的标准;而每毫升原料奶中的菌落总数标准却由原来的50万上升到了200万,比美国、欧盟10万的标准高出20倍。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炮轰:“这是全球最差的牛奶标准!是世界乳业之耻!”王丁棉放言:“如今的牛奶,很少的蛋白质,那么高的细菌,还不如喝白开水。消费者钱花了,得不到应有的营养回报,还损害健康。”
点评:专家言论如此激烈,消费者更是怨声载道。其实,人们都忽略了“原料奶”这个名词,这是指奶企收购的散户饲养的牛奶的标准,不是加工过的市场上的牛奶的标准,加工过的奶制品仍然是可以放心食用的。降低原料奶的标准,也许更符合中国的以散养为主的奶业实际。
镜头4:塑化剂(起云剂)
时间:4月
镜头回放:今年4月,台湾有关部门检查人员从一款“净元益生菌”产品中检出了“塑化剂”。经追查发现“塑化剂”为昱伸公司所供应的食品添加剂,而昱伸公司是台湾最大的塑化剂供应商。随后,检查人员把检查范围扩大,发现问题很严重,统一企业、白兰氏、悦氏等知名厂商都使用昱伸公司的“塑化剂”。问题产品不仅涉及运动饮料、水果饮料、茶饮料,就连水果糖浆、乳酸菌咀嚼片也卷入其中。塑化剂普遍用于塑胶材料中,被认为是第四类毒性化学物质,是一种不得用于食品生产加工的物质。塑化剂会危害男性生殖能力并促使女性性早熟,长期大量摄取会导致肝癌。
点评:此次塑化剂事件,让食品添加剂再次当了一回替罪羊。塑化剂和三聚氰胺一样,不属于食品添加剂,而是非法添加物。当前食品安全形势严峻,并不是食品添加剂本身的问题,而是人为地非法添加非食品用材料或者超量、超范围添加食品添加剂。
镜头5:西瓜膨大剂
时间:5月
镜头回放:江苏镇江丹阳一户瓜农种植的几十亩西瓜莫名“爆炸”,专家调查发现,西瓜“爆炸”是瓜农使用西瓜膨大剂所致。7月5日,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相关负责人对我国个别地方出现的“膨大剂西瓜炸裂事件”作出正式回应,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毒性和残留量非常低,只要按照批准使用方法使用,不会出现安全事故。
点评:西瓜爆炸,让植物激素在全国老百姓面前亮了相,更让老百姓对食品安全增加了一层不信任。膨大剂是经过国家批准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并不属于食品添加剂。为正视听,本报刊登了评论《植物激素解读》,详细科学地解读了植物激素的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是农药,但把它当做农药来管理。农药分为极毒、高毒、中毒、低毒、微毒,植物生长调节剂则都属于低毒或微毒。农药的残留量一般限制在百万分之一以下,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量一般都在亿分之一以下。毒性很低,残留很少,所以一般不检测。植物生长调节剂之所以能够调节植物生长,实质上是调节了植物体内营养物质的合成,从而调节产量和质量。与化肥相比,事半而功倍。所以,现代农业离不开植物生长调节剂。
镜头6:勾兑豆浆
时间:7月
镜头回放:2011年7月12日,有网友发布一条肯德基豆浆由豆浆粉调制而成的微博,短短两周内这条微博被转发了15556次,媒体随后跟踪报道。7月29日,肯德基北京分公司对此事做了回应,称北京市大部分肯德基餐厅供应的纯豆浆是由浓缩豆浆调配而成,全国其他地区的肯德基纯豆浆由豆浆粉调制,肯德基未以“现磨现做”宣传过此产品。8月3日,《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晨报》报道称,永和豆浆也是用豆浆粉调制的。一时间,永和备受消费者指责。
点评:用豆浆粉冲兑豆浆应该是餐饮行业不是秘密的秘密,不光是肯德基、永和,很多餐饮店都售卖这种用豆浆粉冲兑的豆浆,而很多商家谎称为现磨豆浆。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撰文指出,如今的豆浆粉中大多含有某种化合物,像CMC添加剂或植脂末等,长期食用这类东西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危害。勾兑豆浆冒充现磨豆浆,伤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更伤害了餐饮业的商业信用。此事件的正面影响是可能推动豆浆食品标准的制定进程。
镜头7:金黄色葡萄球菌
时间:10月
镜头回放:2011年10月,北京市工商局爆出,思念水饺被查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食品安全检查中为不得检出物质,随后三全、海霸王的三款速冻食品在广州也被验出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化脓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可引起局部化脓感染,也可引起肺炎、伪膜性肠炎、心包炎等,甚至败血症、脓毒症等全身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力强弱主要取决于其产生的毒素和侵袭性酶。肉类食品加工运输稍有不当就可能出现,但金黄色葡萄球菌在100℃蒸煮15分钟是完全可以杀死的。
点评:水饺被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暴露了企业管理中的漏洞,经过媒体的关注,也成为全民科普的一次事件,公众因此了解了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什么,了解了自己在家储藏肉类的正确方法。
镜头8:勾兑老陈醋
时间:8月
事件:山西醋产业协会副会长王建忠爆出:市面上的山西老陈醋95%都是勾兑醋。醋精本身不含营养成分,勾兑比例掌握不好的话,还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国家目前虽有所谓配制食醋的标准,但尚无手段检测出勾兑的是不是工业级冰醋酸,以及勾兑比例是否合乎标准。副会长赶快出面澄清:食品级冰醋酸勾兑食用醋是符合国家规定的。
点评:用食用冰醋酸勾兑醋是国家允许的,老百姓关心的是冰醋酸的来源,如果冰醋酸是“食品级”的原料,那么其勾兑出来的醋就没有安全问题。如果是“工业级”的原料,那么跟任何工业级原料用于食品中一样,都有存在有毒有害杂质的可能。老陈醋事件说到底拷问的仍然是国家法规政策的普及以及执法部门的公信力。
镜头9:骨汤门
时间:8月
镜头回放:一直以来,味千拉面留给消费者的都是有营养的印象,但2011年8月,味千拉面被爆出,号称用猪骨熬制的味千拉面汤底其实是用专门的汤粉、汤料调制出来的,每碗汤的成本不过几毛钱。味千拉面的官网上有这样一句话一碗汤的容量是360毫升,含钙量高达1600毫克。味千中国总部给媒体发送的一份盖着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公章的《营养成分评价报告》中,确有“钙含量为485毫克/100克,钙含量是牛奶的4倍、普通肉类的数十倍”等字样,但检测样品是“骨泥浓缩汤料”,而不是消费者喝到的稀释后的面汤。按一公斤浓缩汁可以“还原”100碗汤换算,一碗汤内的钙含量应该只有48.5毫克,而并非味千官网上显示的1600毫克,两者相差巨大。
点评:一碗面,不过是一碗面而已,无法承受那么多的营养重担。普通人不懂营养学,总期待吃碗面喝点所谓“骨汤”,便能补钙强身健身,商家迎合这一思想,趁机推出骨汤拉面,这是一种商业欺诈,但同时反映了公众科学素养的低下。
镜头10:丙肝事件
时间:11月
镜头回放:从11月17日开始,河南、安徽连续发生丙肝人群聚集性感染,先后共有百余人感染丙肝。经调查,此次感染中发现的丙肝患者,均在河南省永城市马桥镇一个体诊所接受过静脉推注治疗,初步推测丙肝感染可能是因不安全注射引起的。此外,有患者称,卫生室里的村医在给患者注射时“从不更换针头”。河南省卫生厅相关负责人奔赴永城对丙肝事件进行调查,在这个个体诊所,并没有发现不洁针具。对于这个结论,民众并不认同,认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在“保护”卫生室,掩盖监管不严的事实!
点评:丙肝的感染途径有很多种,感染了丙肝的人都在同一个卫生室治疗过,该卫生室难脱干系。但是,“从来不换针头”之说,并不能从医学上得到认同。一位从事多年护理工作的人士说:“针头在很锋利的状态下,才能穿透皮肤,进入血管,重复使用几次,就钝得不行了。注射时从来不换针头,根本不可能。”公众之所以不相信卫生室使用的是一次性注射器,是对卫生行政部门的不信任,是对医务工作者的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