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围绕8500亿的医改投入讨价还价之时,财政部提出,按照全国药品销售总收入的15%给予公立医疗机构补贴。这笔账,按照王锦霞的计算,是2007年全国药品销售总收入4038亿×15%=606亿。但卫生部却认为补贴应该达到42%,总额累计约为1700亿。
按照王军的说法,如果财政的钱花得有效率,就需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导不同机构竞争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财政大幅补贴的不可能也使得卫生系统的管办分开以及公立医院的改制步伐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中,出现了“要积极稳妥地把部分公立医院转制为民营医疗机构。制定公立医院转制改革措施,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和职工合法权益”字样。前述地方药企老板向《中国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周刊》透露,此轮公立医院转制的比例,可能将占到公立医院总量的40%,“我已经通过风投准备好了资金,等着开闸放水,我就收购医院,完成自己的医药集团梦想”。
今年1月初,北京市主管医改的副市长丁向阳在公立医院转制、废止收支两条线等问题上向一位学者问计。该学者对前者没有意见,但对后者——建议卫生主管部门对于基层医院的收支两条线和医保预付制同时试点,用事实来分清两种模式的好坏。据《中国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周刊》了解,北京市新一轮公立医院转制即将展开,比例约在30%左右。
除了财政方面的考虑,来自相关部门的不同声音,也被认为是加快管办分离的一个因素。在今年两会上,3月6日,在全国政协分组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副部长、中央保健委员会副主任黄洁夫发言说:“如果医院都实施收支两条线,那则意味着回到上世纪70年代。如果全部医院都按收支两条线走,死路一条。”这次发言内容,与此前卫生部其他官员的发言,明显并不一致。
卫生部内部意见的不统一,也折射出医改博弈的复杂性,关于市场化还是计划的争论,即使到目前为止,也远未结束。2009年新医改方案显示,未来数年之内,仍然是多种体系并存。新医改方案提出,要“探索实行收支两条线、公共卫生、医疗保障经费总额预付等多种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不同利益集团在本轮医改方案出炉之前达成的妥协远不止这一处。新医改方案中还出现了“药房托管”字样——在王锦霞看来,药房托管只是动了医院的那42%的奶酪,利益转向了大型医药企业怀中。至于卫生主管部门、药品定价部门、医生灰色收入的奶酪并未被动摇。
尽管也是中国医药商业协会会员,但前述地方药企负责人在接受《中国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周刊》采访时却提供了另外一个视角:“药品零差率没有错,药房托管也没有错。零差率是第一步,托管是第二步,斩断了医疗机构和药品的联系,至于斩断医生与药品回扣的联系,则是未来的第三步。”
“起码我们可以活下来了”,前述北京药品流通企业老板说,“医改方案中的‘基本药物全部使用’条款已经被‘全部配备’代替,定价权也交给了省级人民政府,这起码是一种权力下放的思路,比权力集中要好许多”。 ★
新医改方案
4月6日,备受瞩目的新医改方案终于正式公布。
这份由国务院授权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下称新医改方案),全文1.3万余字,共分六个部分。新医改方案以“四梁八柱”为主要构架,要求形成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并完善相应的管理、运行、投入、价格、监管体制机制,加强科技与人才、信息、法制建设。
新医改方案提出,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分为两步: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普及,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突破,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形成多元办医格局,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
据此,2011年之前要着力抓好五项重点。其中,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要全面覆盖城乡居民,三年内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下称新农合)的参保(合)率均达到90%以上;2010年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做好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和异地就医结算服务;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于2009年公布,规范基本药物采购和配送,合理确定基本药物的价格;发挥县级医院的龙头作用,用三年时间建成比较完善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2009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不低于15元,到2011年不低于20元;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逐步解决“以药补医”问题;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鼓励民营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院。(本刊综合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