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七年探索,艾滋病重灾区为全国的艾防救助工作做出了积极探索
冬日的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文楼村平静详和,街道平坦、村舍整齐,沼气工程使多数农户家变得洁净。村口的蔬菜田中、食用菌大棚里,不时闪现着人们忙碌的身影。若不是专门为艾滋病患者建立的村卫生所,《瞭望》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周刊记者很难区分出,这是一个遭受过艾滋病重创的村落。
在过去的2007年,河南驻马店上蔡县——这个因艾滋病而出名的地方再度引起世人的关注。联合国艾滋病防治规划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来自世界十几个国家、国内11个省区市34个地市级的官员相继到这里考察学习艾滋病防治救助经验。在2007年11月30日,第二十个国际艾滋病日前夕,温家宝总理更是继2005年 春节在上蔡县度过除夕之后,三年内第二次赴上蔡县调研艾滋病防治工作。
以上蔡为代表的河南省艾滋病疫情,主要是因1990年左右不规范采供血造成交叉感染所致。2000年以后,病毒感染者经过5~10年的潜伏期,进入集中爆发期。从疫情集中爆发至今的七年,他们经历了一个由恐慌到沉着应对的过程,目前已初步探索出一条预防控制、医疗救治、救助帮扶相结合的艾滋病防治之路。
这一模式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积极评价。2007年7月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艾滋病防治规划署首席执行官皮奥特赴河南驻马店考察后表示:“中国是全球艾滋病防治成效最突出的国家,而河南是其中最为出色的,我将把河南的做法推荐到世界更多地方。”
积极救治是关键
一进文楼村,干净整洁的标准化村卫生所便吸引了本刊记者的注意,这是一座占地约6亩的院落,前后两排房子,白墙红瓦。前一排是门诊、化验、心电图、X光室、药房和资料室,后一排是住院部。在资料室里的电脑里,记者看到当地病毒携带者和现症病人档案清晰了然,可以及时地掌握当地患者的近况。而住院部里患者不多,只有五六个患者在输液,他们对来访者似乎习以为常,病魔虽使他们少气无力,但神情安静。
村卫生所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里有9位医护人员常年坚持驻村为患者提供服务,他们的工资由政府按月发放。抗机会感染的药物近几年由83种增加到129种,而且全部免费。随着近几年防治工作的积极开展,如今文楼村艾滋病患者情绪稳定,患者坚持服用抗病毒药,取得明显疗效,每天来卫生所里接受治疗的病患人数有所下降。
回想七年前,突如其来的疫情曾给当地群众带来了沉痛的灾难。经普查统计,驻马店市HIV感染者人数占河南省总数的近1/3,其中上蔡县达7000多人,占河南省总数的近1/5。而河南省38个HIV感染者集中的村庄,22个在上蔡,其中包括总理两次视察的有300多名HIV感染者的文楼村。基层干部也曾一时惊惶失措,消沉茫然。“面对人民群众的痛苦,我们只能不等不靠,勇敢面对,积极防治。”谈及这段历程,已分管七年艾防工作的河南驻马店市副市长张德轩这样说。
但是,当时面对艾滋病防治这一世界性难题,如何救治却是个难题。“救治的过程曾历过曲折的探索,也走过一些弯路。”驻马店市艾防办主任聂勇告诉记者,经过几年的实践,如今防治工作探索出了以村卫生所为主体的就地分散治疗措施,以患者参与为主的抗病毒督导服药机制,以大病统筹、个人账户为主的救治管理机制等。
加强了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构建市县乡村四级医疗防治网。按照大病集中,小病分散的办法,在市县两级分别设立了定点医院和“爱心病房”,集中收治危重病人。同时,针对97%以上的HIV感染者和患者分布在农村的特点,重点加强村级医疗体系,驻马店市新建了66个村卫生所,77个乡镇卫生院设立了艾滋病诊室,做到一般治疗不出村,从而减轻集中收治造成的社会压力。组建了24支医疗队,分别派驻艾滋病重点村长期坐诊;组成专家组经常到重点村巡诊,提供技术支持。
建立免费抗病毒治疗和对症治疗制度。从2003年开始对符合技术要求的患者全部实行免费抗病毒治疗。同时,切实加强对抗病毒药物的依从性教育,组织患者现身说法,督导服药,使当地现症病人的治疗率、依从性和救治效果处于全国最好水平。目前,70%以上接受抗病毒治疗的病人病情明显好转,一些重症病人已能参加一般性劳动。
对所有艾滋病患者建立了抗机会感染治疗费用个人账户,由政府为每人每月支出390元,注入个人账户300元,一般病情日常治疗由个人账户支出,年底节余转下年继续使用;其余90元集中使用,为重病患者实行大病统筹,免费救治,并建立一整套治疗转诊制度。
对所有艾滋病患者免费进行健康体检。发放就医明白卡和治疗证,建立健康档案,病人持证可就近到医疗机构就医。
这些措施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延长了患者生命。目前,驻马店市的艾滋病患者病死率由2001年的11.58%下降到3.2%。记者走访的文楼村2006、2007年死亡率已接近千分之六的社会平均水平。
上蔡县的这些措施在河南省的各个艾滋病防治重点区得到推广实施。随着医疗救治水平不断提高,河南省艾滋病病人病死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从2001年的12.87%下降到2006年的7.54%。
群防群控是根本
驻马店市艾滋病集中的县都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财力有限,由于国家、省的高度重视和大量投入,为其防治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加强疫情防控、完善疫情监测,是遏制疫情传播的关键。为此,驻马店全面进行了能力建设,改造、扩建了10个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完善疫情监测网络,增加艾滋病初筛和确认实验室18个,初筛监测实验室43个,全部公布热线电话,实现“初筛不出县,确诊不出市”,敞开免费为群众检测,努力做到让每个病人早发现、早治疗、早日获得政府救助。
同时,完善了阻断传播途径的制度建设。如今驻马店已全面实施无偿献血制度,打击非法采供血,彻底阻断了艾滋病经采供血途径的传播。医疗卫生计生保健机构严格控制,全面实施《消毒合格证》制度,打击非法游医,取缔非法性病诊所,强力阻断了医源性传播。对疫情高发区计划生育“四项手术”进行艾滋病检测,对HIV阳性孕妇全部实施干预管理,阻断母婴传播,在疫情重灾区上蔡县,母婴阻断成功率超过了98%。对高危人群的行为进行干预,打击社会丑恶现象,驻马店全市推行百分之百安全套计划,努力阻止艾滋病经吸毒和性途径传播。
驻马店的防治工作正是河南省艾防工作的一个缩影。在驻马店艾滋病疫情爆发后,河南省成立了由省长担纲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由省委副书记为组长的艾滋病防治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在投入上,截至2007年河南省已累计投入预防救治专项资金9亿多元;在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帮扶救助、专项经费使用等各个方面,共出台规范性文件和工作制度近200个,为全国制订艾滋病防治规范提供了借鉴,并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工作机制。
由于预防控制有力,河南省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管理率达到94.1%,比全国平均水平的44.8%高出近50个百分点。鸡尾酒疗法创始人、国际著名艾滋病防治专家何大一教授前不久曾公开表示:河南的艾滋病目前已经得到了初步控制,当地新发艾滋病例并不多。
帮扶救助点燃希望
走进上蔡县芦岗乡王营村的中华红丝带家园,本刊记者看到70多名因艾滋病致孤的儿童在这里被集中供养,接受教育。这样安置孤儿的家园,在驻马店共有7座,当地按照“家庭寄养为主,集中供养为辅”的原则安置了1065名因艾滋病致孤的儿童和老人,并对因艾滋病致孤人员做到了“三确保”,即确保孤儿免费就学、确保免费就医、确保基本生活。
2007年,在这里又创造性地组建了“新合家园”,16位自愿做孤儿们爸爸妈妈的中年人与43名孩子组织了8个家庭。目前,有的孩子已考上大学,有的在读中学、小学。同时,将艾滋病困难家庭全部纳入农村低保救助,每人每月发放30元的救助金,艾滋病单亲子女救助金每人每月65元,孤儿孤老200元,读高中子女每人每学年800元资助金。
为提高综合防治成效,改善病人相对集中的重点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省市县乡四级联动。记者了解到,在驻马店市重点村共有70支工作队,200多名工作队员离开大中城市,自带锅灶,集体食宿,常年驻村,走访谈心,解疑难、办实事。督促落实各项救治救助政策。并投入大量资金开展“六个一”工程,为24个村新修了柏油路,建了水塔,供应了自来水,新建了69所村卫生所,新建24所小学,新建、改建党员和群众活动室24个,帮助269户患者家庭用上了沼气。如今,这些村庄面貌都发生了大变化。更可喜的是,这些村庄干部群众从昔日的恐惧心理中走出,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在政府及帮扶工作队的扶持下,不少艾滋病患者家庭增强了生活的信心,养猪、养鸡、种菜、种植食用菌等,积极开展生产自救。
“如何在经济不太发达的地区进行大面积疫情防治是一项全新工作,没有经验可循。”张德轩认为,驻马店在实践中进行的“由一把手负总责的组织领导机制、群防群控的预防控治机制、多部门监督督导机制、政府为主分级负担的投入保障机制”等长效机制的探索,正逐步将艾滋病防治工作引入经常化、制度化的轨道。(记者 袁元 郭久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