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再传虚假事件:自制净值骗投资者 亏损达51%

2012年07月25日15:52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投资者 私募基金 亏损 基金业 基金法

从“从容投资分手事件”到“紫石投资张超潜逃事件”,私募基金业各类风波不断。近日,私募业再传“虚假业绩事件”。据证券时报网报道,北京某家私募基金涉嫌虚报业绩欺骗投资者。管理人自行制作净值数据,投资者看到业绩稳定决定买入,而赎回时才发现已亏损惨重。

据报道,该私募采用有限合伙制进行量化投资,公司总经理王某管理的1期产品在今年2月出现严重亏损,2期产品转向做外汇,但又连续发生亏损。

然而,投资者一直被蒙在鼓里,王某对外公布的并不是银行提供的净值数据,投资者在其公司网站上看到的是自行制作的数据,投资者看到业绩稳定才决定买入,而赎回时才发现已亏损惨重,一些购买2期的投资者亏损达到51%。 据知情人士透露,购买2期产品遭到亏损的投资者约二十余人,发觉被骗后欲起诉王某,后来王某答应赔偿,目前双方已经私下和解。

有私募基金研究人士表示,有限合伙企业没有义务公布净值,私募的投资组合和操作方式并不需要对外透露,因此从另一面来看投资者的利益也较难受到保护。

据了解,近年来,私募基金发展迅速,规模突破千亿,却仍游离于监管之外。 “在经历蓬勃发展之后,私募行业的一些问题开始集中爆发,如公司治理结构、人才流失等。”上述研究人士表示,目前的发展环境中,一些阳光私募的规范只能靠私募管理者自身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品质,在监管不足的情况下,出现私募冠军业绩一年“天堂”一年“地狱”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私募基金拥有多只产品,将其中的一只产品的业绩捧高做营销,而业绩最好的产品往往是投顾自己的钱,有些私募除了阳光化产品还有未浮出水面的专户产品。

不过,根据7月11日公示的《基金法》草案,非公开募集基金有望首次被纳入监管范围。知名私募星石投资总裁杨玲指出,这解决了私募和客户之间的诚信问题,有利于行业中的佼佼者脱颖而出。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