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大鳄"做空中国 本土对冲基金稀缺难成长

2011年05月04日16:34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对冲基金 做空 基金公司 中国房地产 基金经理 基金指数 公募基金 卖空 易方达基金 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式对冲”的尴尬

  与国际“空头部队”虎视眈眈做空中国的梦想相比,在中国国内,对冲基金的发展则显得很是尴尬。据介绍,目前国内存在着两种对冲基金的“潜在形式”:一种是监管机构批准的公募基金,他们有募集资金的合法权利从而可以推出相关产品;另外一种是目前仍未受到有效监管的私募基金设立的“阳光私募”。

  分析人士强调,虽然国泰君安、易方达基金在近日推出了“一对多”形式的对冲基金产品,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就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对冲基金。

  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中国内地私募基金虽已出现对冲基金雏形,具有一定私募性和灵活性,但缺少对冲基金的灵魂——对冲(即同时进行两笔行情相关、方向相反、数量相当、盈亏相抵的交易)。在内地没有引入做空和对冲机制以前,其实没有一款“对冲基金”名副其实。

  直到2010年4月16日,沪深300股指期货业务的推出,使具备对冲和杠杆属性的对冲基金成为可能。国泰君安“君享量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脱颖而出,这只私募产品的诞生也开启了内地真正意义上的对冲基金之旅。

  “君享量化”虽然依旧只是一只私募产品,但它通过国泰君安营业部销售的模式,让其成为首只公开发行的对冲基金产品。此举也填补了内地资本市场这方面的空白。

  曾担任高盛欧洲部执行交易董事,现为上海申毅投资咨询公司董事长的申毅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一只对冲基金的开张,其实和一次小型IPO差不多,只不过,对冲基金卖的是挣钱的技术、历史上赚钱的记录和基金经理的人品。”

  申毅认为,国内本土对冲基金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主流的资金来源。“目前,除了国家层面的中投公司、社保基金有一些投资,国企不能投资,民企的钱是营运资金,很难保证6个月不动,所以对冲基金主要的资金来源是高端个人投资者。”

  私募突破?

  阳光私募向来被认为是中国的“准对冲基金”,但由于一直以来不能参与股指期货交易,其处境一直比较“别扭”。一位消息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监管层近期召集相关信托公司负责人开会,可能会在7月份向私募信托开放股指期货。

  “参与到对冲市场的力量开始增多,不管是机构还是私募同行,这其实是件好事。”上述私募人士表示,随着日后越来越多的资本进入对冲市场,这个市场将更难操作,但这还是真正的初始阶段,因为现在各方对这个市场的介入远远不够。

  北京严浩投资董事长康平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在过去一年,我们做了很多股指期货的模拟对冲,最后做了实盘的对冲,我们的理想是成为中国第一家或者至少走在前面的对冲基金。”

  易方达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总经理刘震则认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另一个‘特色’,就是跟随容易,创新难。”
   上一页   1   2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