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重掌货币信贷总量调控

2011年01月21日09:15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货币信贷 信贷规模 信贷投放 信贷资产 央行货币 调控机制 货币总量 信贷渠道 存款准备金率 调控手段

银监会主要从审慎监管角度予以支持和配合

《第一财经日报》近日获悉,按照银监会与人民银行协商的意见,今年货币信贷总量调控由人民银行负责,银监会主要从审慎监管角度予以支持和配合。这一安排将有助于央行构建宏观审慎的政策框架。

在2009、2010年的两年间,货币信贷总量的调控曾由银监会管理。

据了解,央行于今年推出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措施,采用更市场化的手段调控货币信贷总量。

央行重要调控手段

——差别存款准备金率

业内人士认为,相对于2010年的信贷额度控制,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是具有逆周期调节功能的信贷管制措施,其优点在于有一个可预期、公开、透明的实施规则和公式,并据此按月测算,因此相对于信贷规模控制有所改进。

“一直以来,央行都有货币信贷总量调控的传统。”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银行业分析师表示,今年央行召开的年度工作会议也指出,要把好流动性总闸门,引导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

与以往每年年初设定货币总量、广义货币(M2)以及银行贷款的增长目标不同,今年央行并未透露具体的信贷规模计划。

今年1月,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建立和完善逆周期的货币信贷动态调控机制。他解释称,要把货币信贷和流动性管理的总量调节与构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结合起来,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动态调整措施,丰富和补充政策工具,引导货币信贷适度增长,提升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

“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动态调整措施成为央行调控货币信贷总量的重要抓手。”上述银行业分析师表示,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将参考某一指定的系数,该系数将把具体某家银行的贷款增长速度、其系统重要性以及市场中的流动性状况考虑在内。

国泰君安分析报告称,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动态调整机制的最大意义在于,为银行提供了在给定宏观目标及相关条件下,根据自身利益最大化目标合理确定自身信贷投放、流动性管理的弹性机制。

华创证券分析报告则称,与信贷规模控制相比,差别存款准备率的调节方式对于商业银行违规的惩罚机制也相对有效。

控制社会融资总量

尽管央行并未透露具体的信贷规模,但目前业内仍普遍预计,2011年的新增贷款总额在7万亿~7.5万亿元人民币之间。

1月15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在出席一次论坛时表示,实体经济筹集资金的渠道不仅仅是银行贷款,还有债券、公司债、企业债、信托等途径。

事实上,在银行信贷规模受到严格控制的2010年,非银行信贷渠道的融资方式开始大行其道。一位监管层内部人士表示,在过去一段时间,为了绕贷款规模,违规的银信合作、信贷资产装让等“影子银行”业务层出不穷、屡禁不止,留下巨大风险漏洞。

在提出“引导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的同时,央行还提出了“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

某外资投行在一份电话会议纪要中称,“社会融资总额”这一概念要把股票、企业发行债券等考虑在内。如果把这些进行汇总,信贷就一下子变得宽松很多,而且流动性也比想象的更加充沛。

显然,控制货币信贷规模抓住了把控流动性的关键点;而关注社会融资总额则将视角放在更为宏观的角度,全盘考量上述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今年贷款指标并没有出台,就是要告诉投资者要充分关注社会融资总量这个概念。

(本文来源:第一财经日报作者:章文贡 石仁坪)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