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投资者锁定“上市溢价”
除了上市公司通过高定价“圈钱”的先天动机之外,很多创投基金(V C)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也往往占有公司的原始股权,这些机构也追求尽量高的发行价,以获取退出时的较高上市溢价。
在为数众多的股权投资者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高盛。这家机构的投资“成绩单”显示:其投资海普瑞狂赚65亿元,大赚93倍,投资西部矿业最高狂赚130倍。在这个群体中,还有一群和PE性质相同的专业投资机构,如私募、其他投资机构等,一般都有相当好的人脉资源和特殊背景。
大中华区著名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研究机构清科研究中心向记者提供的《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上市研究报告》显示,具有创投和私募股权投资背景的中国企业在境内外市场上市中,均为这些股权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
数据显示,一季度共有39家具有创投和私募股权投资背景的中国企业在境内外市场上市,合计融资400多亿元。这39家V C /PE支持的上市企业,为其背后的72只投资基金带来了8.74倍的平均投资回报,其中境内上市的企业为V C /PE带来的平均投资回报倍数为10.60倍,海外上市的企业为投资者带来的平均投资回报倍数为2.85倍。
在行业方面,IT行业、机械制造、清洁技术、食品与饮料行业上市的V C /PE支持企业,为投资机构带来的平均投资回报较高,分别为15.78倍、13.53倍、10.16倍和10.05倍。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创业板上市公司背后的风险投资基本上以中后期投资为主,仅有10%左右的投资持有期在3年以上。这势必导致大量前期创业型企业缺乏资本投入,而企业上市所获得的收益却大多被中后期投资者所“瓜分”。
知名财经评论人士皮海洲指出,这种高价发行引发的圈钱行为,不光刺激了发行人和保荐人的冒险行动,包装上市、造假上市、虚假陈述,为的就是能够骗取上市资格,骗取高价发行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利益。更值得注意的是,也正是由于高价发行所带来的利益诱惑,各方面的有权有势者,千方百计在新股公开发行前突击入股,成为新形势下腐败的滋生场所,高价发行成了中国股市的百恶之首。(记者 张汉青 刘振冬 实习记者 钟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