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尽管基金业规模与2007年年底相比仍比较低,但良好的业绩收益已让不少基金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昨天统计了2009年基金业值得回味的十个“大事件”。
1.股票基金重拾旧山河
回想惨淡的2008年,股票基金全线亏损,投资者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基金专业理财的形象和能力遭到很大质疑。今年,情况彻底逆转。
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股票型基金累计创造利润近6000亿元;截至11月末,其平均收益为62.65%。在主动管理的偏股型基金中,今年以来收益率有8只超过100%。其中,华夏大盘收益率高达111.10%,位居第一;新华优选成长、银华核心价值优选涨幅分别达109.91%、108.17%,紧随其后。
2.固定收益基金遭巨赎
2008年权益类基金度过了“灰头土脸”的一年,其中表现最好的,亏损也超过30%;而债券基金等固定收益类基金当年顺风顺水,成了熊市的“避风港”。
但风水轮流转,今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国内股票市场上涨,债券牛市似乎到了头,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不仅相对收益率处于绝对劣势,而且绝对收益率也远不如2008年。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末,债券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已从去年的6.29%大幅下降到4.41%左右,货币基金则从3.4%下降到1.40%左右。收益的下滑导致固定收益类基金遭到投资者的巨额赎回。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2009年以前成立的债券基金份额比2008年底减少了1065.76亿份,降幅高达62.59%;同期货币基金份额减少2772.24亿份,降幅更是高达71.24%。
3.量化基金迎来中国年
自2004年、2005年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基金和上投摩根阿尔法基金分别发行后,量化基金在国内便再无声息。但今年以来,嘉实、中海、长盛、华商和富国等先后推出了自己的量化产品,掀起了一股量化基金的发行热潮。截至11月末,已发行的6只量化基金规模达244.85亿份。
4.基金“一对多”专户出炉
2009年9月初,多家基金公司的“一对多”产品拿到准生证。截至11月,共有33家公司的106只产品获得批文。
面对基金公司所开的“小灶”(基金“一对多”产品),起先市场趋之若鹜,先发的“一对多”产品规模不乏达三四亿元的。但由于“小灶”接踵而至,后发的一些“一对多”产品在募集上开始遇到困难,甚至5000万元的产品规模底线也难以逾越,由此出现了获批的产品因在募集期未能筹满5000万元而告吹的案例。这给不少基金公司敲响警钟。
5.指数基金赶上“大年”
截至12月初,今年以来已有22只指数型基金成立,超过历年指数基金的总和,而且目前还有6只指基正在发行中。除成立数量之外,今年指数型基金品种也大为丰富,出现了分级指数型基金、ETF联接基金等创新品种。在跟踪标的上,标的指数的范围也在逐步扩大。
6.“老鼠仓”困扰基金业
2009年5月,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公告,基金经理张野因“老鼠仓”被证监会调查;11月,长城、景顺长城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刘海、韩刚和涂强又因涉嫌做“老鼠仓”被稽查。
从张野到涂强、韩刚、刘海,2009年基金业一再爆出基金经理“老鼠仓”案件,使得基金公司的公信力再次受到挑战。“老鼠仓”案件频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还是监管制度不完善、制度执行不力等原因。此外,基金经理激励机制有待完善,也是一个深层次的因素。
7.年内高管变动或破百例
业绩的强劲反弹,并未让基金公司的高管及基金经理享受歌舞升平。相比惨淡的2008年,今年公募基金公司的高管变动反而更加频繁。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9年11月末,基金公司已发生90多起高管变动,涉及一半以上的基金公司。而随着年底华安、上投等公司换帅事宜尘埃落定,基金公司高管变动全年有望突破百例。
此外,今年还有260多只公募基金发生基金经理变更事宜,不少公募基金经理继续奔向私募,其中不乏明星基金经理。
8.QDII基金“洋教练”下岗
2009年2月23日,工银瑞信全球基金公告,解除与瑞士信贷资产管理公司的投资顾问关系;7月,南方全球基金将境外投资顾问更换;9月,嘉实海外基金公告称,德意志资产管理公司不再担任其投资顾问。当年基金公司涉水QDII基金时一般都请了“洋教练”,毕竟“洋教练”对海外市场更加熟稔。但QDII基金出师不利,“洋教练”们顿遭遗弃。
本土基金公司开始借道香港市场进军海外:2008年7月,南方基金成立香港分公司;2009年2月,嘉实基金成立香港分公司;2009年5月,华夏基金成立香港分公司。
9.基金评级九大禁令出台
2009年11月17日,证监会基金评价业务九大禁令出台:禁止对不同分类的基金进行评价;禁止对同一分类中样本个数不足十只的基金进行评级或单一指标排名;禁止对特定客户资产管理计划进行评价;禁止对处于建仓期的基金进行评级,等等。
10.监管层念跳槽“紧箍咒”
近年来基金经理频繁跳槽等现象,引发市场关注和争议。证监会于今年3月21日发布了《基金管理公司投资管理人员管理指导意见》,加强对基金经理任职年限、交易操作、公开言论等的规定。这意味着,证监会已念起约束基金经理频繁跳槽的“紧箍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