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高减持”并不亏
中国的这次减持,让长期关注美国问题、经常与美国财政金融体系进行交流的肖炼长舒了一口气。
“中国其实没有必要买那么多美国国债,鸡蛋不能放到同一个篮子里。以前购买得太多了,也跟中国的国力不相符。”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肖炼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而选择在现在这个时机减持美国国债,是因为美国国债这段时期的收益比以前高,正好逢高减持。”
而颇有戏剧性的一幕是,在中国减持的同时,美国国债的第二大持有国日本,在6月份大幅增持346亿美元至7118亿美元;英国作为第三大持有国,从5月的1638亿美元增持至6月末的2140亿美元,增加502亿美元,增幅超过30.6%。
“中国这次的操作非常漂亮。中国在卖美国国债,而日本和英国在接手去买,正好有人接盘。现在美国国债的收益是3%点多,以前低的时候是2%点多,市场形势比以前好,适合于减持。如果在以前形势不太好的时候减持,从经济上有点亏。”肖炼向《中国经济周刊》分析。
其实,中国持有美元的安全性问题,几年来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早在今年两会的记者招待会上,就对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的安全性表示了忧虑;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6月份的中国之行,也在上海演讲中公开质疑中国大量购买美国国债是件“很奇怪的事情”。另一位诺奖得主迈尔森也公开发表“中国不宜再增持美国债”的看法。
“美国国债占我国2万亿外汇储备中很大份额,如此大规模持有美国国债,对我国来说,显然不利。现在减持美国国债,应当是中国理所当然地选择。”国际金融问题专家、中国银行研究员王元龙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
中国进入了减持通道?
其实,这不是中国今年以来第一次减持美国国债。
中国在4月份曾小幅减持了44亿美元美国国债,虽然相比总量来说这只是一个小数字,但还是被一些专家预测为中国将全面进入“减持通道”。不过在之后的5月份,中国又大幅增持38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让中国进入“减持通道”的推测不攻自破。而6月份的此番大规模减持,从减持的数字规模看是4月份的5倍多,难免会让此前的“中国将全面进入‘减持通道’”的判断卷土重来。
“从公开报道的数据看,现在还不好下进入‘减持通道’这个结论。这要具体分析中国减持美国国债的结构。‘抛短投长’是这次减持的特点。”王元龙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根据美国财政部发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显示,中国在6月份购买了价值266亿美元的长期美国国债,购买长期美国国债的规模远远超过5月份的40亿美元和4月份的100亿美元;同时,也净抛售了价值517亿美元的短期美国国债T-bill。
“6月份减持的数字相比4月份显然增加了不少,但是我们要分析减持的这些美国短期国债,有多少是到期的自然减持?有多少是我国主动把没有到期的给减持了?如果是后一种情况,说明我们是在主动减持;如果前一种占得比重大,表明是一个自然的减持。”王元龙认为,251亿美元国债,比起我国持有的国债总额,所占比例并不大。“这次还算不上一次大规模的减持。因此,是否进入减持通道,还需进一步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