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投资风险意识何在?
平安出现这么大的亏损幅度,暂且不问对富通产品投资的决议是一人拍板,还是经过投资部、经济学人士等综合议定以后定下来的,只说当危机爆发以后,富通身处金融风暴中心,已经有明显的迹象表明会出现亏损,这个时候为什么平安迟迟不采取行为,而是一直保持不做为,直到出现巨亏?
投资人士不禁产生疑问,平安投资富通到目前出现了95%的亏损,难道这笔投资事先没有风险估计吗?如果有,为何时至今日,外界看不到一点相关挽救弥补的措施。投资是一项风险行为,这点即使是普通股民也知道,何况还是大型上市公司百亿人民币的巨额投资。如果有挽救措施,至少不至于出现亏损幅度95%这样一个数字。
再看江西铜业(600362.SH)。目前上市公司在期货市场做做套期保值无可厚非,这也是减少风险的一个必要手段。比如国内的航空公司都买过原油合约,在过去石油价格飞涨的一年中,通过合约减少了不少损失,降低了石油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
但是像江西铜业,身为铜的供应商,却出乎意料的买入了铜的多单——多单的性质决定了这个投资行为只能是投机套利而非套期保值。
按照目前媒体披露的信息,江铜集团下属子公司金瑞期货在沪铜合约上一直持有超过万手的多头头寸,位居多头持仓表的首位。据估算,沪铜跌了1 万多元,一手就亏5 万多,总体算下来,江西铜业亏了10 亿左右。
这条消息直接导致08江铜债出现暴跌,10月23日盘中跌幅更是超过9%,这在相对稳定的债券市场是罕见的。
亏损达到10 亿,江西铜业为何不采取止损措施,反而是继续增加保证金,结果漏洞越补越大,公司的风险意识究竟在哪里?
上市公司亏损为何难启齿?
再说上市公司的披露义务。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义务,像中国平安这种出现巨亏以至于会拖累全年净利润亏损的重大事项本应由上市公司自行公告,但很遗憾,这一消息由媒体先行曝光。作为当事人的中国平安不仅没有按照证监会规定及时、准确的披露该信息,甚至在半年报时仍然拒绝将其计提减值准备,理由是“浮亏,并未造成实际亏损”,让人难以理解。
还有近日被曝光出现过亿汇兑损失的“双铁”——中国中铁(601390.SH,00390.HK)和中国铁建(601186.SH,01186.HK),以及更早一点的以招商银行(600036.SH)为首的银行板块持有次级债券或雷曼兄弟相关有价证券事宜,无一不是媒体曝光才得以大白天下,接着我们才看到上市公司苍白的澄清公告。这里面我们没有看到上市公司主动的披露义务,反而是似乎处在一种隐瞒、能拖则拖的被动状态。如果只有靠媒体的监督,才能进行信息的披露,那么证监会的规定岂不是一纸空文?
这次全球金融危机让投资者们目睹了目前国内一些上市公司薄弱的风险意识以及不够专业化的操作,这些公司的投资行为亟待规范、业务水平亟待提高。
证券市场建设,路漫漫其修远兮。
背景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由美国华尔街发端的金融危机,正在全球范围内日益扩大,并将西方诸多著名金融机构卷入旋涡,其中也包括欧洲金融界巨头富通集团(下称“富通”)。富通在金融危机中遭遇严重打击,股价急跌,在接受救市注资112亿欧元无果后,富通的主要资产银行业务目前已经被荷兰政府和法国巴黎银行收购。昔日巨头已被“肢解”。
富通股东之一的中国平安(601318.SH)10月27日晚间发布公告,公司第三季度出现净亏损,在截至9月30日的三个月中,公司净亏损人民币78.07亿元。亏损主要来自投资富通股票的减值损失。
从2007年底开始,中国平安先后投资超过200亿元人民币收购富通股份,截至10月17日,富通的股价已从去年年底的19欧元左右降至1欧元左右,有证券类媒体推算,中国平安在富通上的亏损已超过200亿元人民币,账面亏损幅度近95%。(同花顺金融中心研究员 陶若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