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全国政协委员唐双宁
曾任中国银监会副主席的唐双宁以往屡以列席者身份参加两会。今年,身为光大集团董事长的他首次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亮相政协经济组。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唐双宁表示,步入新时期的中国金融业改革将面临新一轮挑战,金融企业需探索综合经营,对传统的中间业务进行创新,提高竞争实力;上市公司再融资需把握好市场的“火候”,要顾及广大投资者利益。
推动金融创新
记者:您如何看待今年的金融业走势?
唐双宁:我尝试用三个词概括:第一个词是“不确定性”。国际经济的动荡以及国内经济的不均衡,可能使商业银行面临的经营环境有更多的不确定性。第二个词是“改革”。中国的金融改革还将进一步向纵深推进。第三个词是“走出去”,将有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筹集资金,寻找新的客户,扩大业务范围,提升自身竞争实力。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纷繁复杂,扑朔迷离,但总体上可概括为两个特点,一是“逆向发展”,传统经济体即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开始放缓,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不断加速;二是“不确定性”,即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和石油价格飙升,给新的一年世界经济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
对国内经济形势,我概括为一组数字,也就是一个“三”、四个“二”。一个“三”是“三过”,就是贸易顺差过大、投资增长过快、流动性过剩;四个“二”中第一个“二”是“两防”,就是我们经济工作的目标要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第二个“二”是“两策”,就是今年我们经济工作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第三个“二”是两个不确定性,我预测今年经济工作中有两个很大的不确定性,即银行流动性和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第四个“二”是“两个愿望”,希望在经济工作中,在宏观调控中,能够把握好“度”,能够把重点从总量转向结构,即“贵在有度,重在结构。”
记者:您认为未来金融改革应该着重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唐双宁:目前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应当是推动金融创新,包括业务创新和机构创新。业务创新主要是顺应利率汇率政策的变化,伴随着利率市场化和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主要通过表外业务来实现。而机构的创新则是伴随着证券化的方向应运而生,包括融资的证券化以及资产的证券化,这就要求金融企业开展综合经营,对传统的中间业务进行创新。
股市进入慢牛走势
记者:去年5月份以来,中国股市波动加剧,您如何看待今年股市的发展?
唐双宁:中国股市不可能出现像去年那样的大幅增长,很可能是一个波动起伏的慢牛走势。
股市永远有波动,永远有泡沫,这是资本市场的内在特征和天然属性。分析当前的股市问题,主要有两个关键:一个是次级债,一个是从紧的货币政策。近期股市波动幅度较大,主要原因是美国次级债引发的美国市场流动性风险,导致美国股市下跌,导致其他主要股市相继出现暴跌局面。人们的心理也起很大作用。
但在我看来,未来中国股市健康发展的基本因素并没改变,牛市基础依旧,包括中国经济的稳健增长、人民币升值等有利因素,因此我对中国股市持谨慎乐观态度。
在当前资本市场形势下,上市公司如何应对?我概括了四句话。即“冷静观察,发展自己,保持主动,积极应对”。我想这不仅对正在准备上市的光大银行适用,对光大证券适用,对在目前资本市场形式下,所有已上市的公司也都适用。
股市不是“提款机”
记者:您如何看待受到普遍关注的再融资问题?
唐双宁:中国资本市场曾有过“圈钱市场”的不好名声。在一段时间里,一些面临经营困难的国有企业借助资本市场的融资机制滥发股票,导致市场出现令人不堪回首的多年大熊市,不少投资者的财产性收入因此而遭受重大损失。近两年,“圈钱市场”渐渐被淡忘了,甚至在一些机构的操纵下,增发之类的再融资行为反被当做利好大肆炒作,市场的融资额度也因此不断攀高,仅去年一年就达到8000多亿元人民币,创下了历年来的新高。
我国IPO的审批是很严格的,但再融资的审批却比较宽松。再融资怎么融、融多少,这里面不仅有利益的问题,更有一个“度”的问题。再融资不仅要有利于上市公司,而且要有利于投资者,更要有利于股市的健康发展。否则,就有可能使一些上市公司利用政策的空子,把股市当成“提款机”,进行大规模增发“圈钱”。此外,上市公司再融资还需把握好市场的“火候”,要考虑市场的承受能力,要顾及广大投资者利益,不能只是向股市“索取”而不对股民回报,否则再融资就很难得到投资者的响应和市场的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