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发展观察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6月中国宏观经济逼近趋热警戒线 -"十一五"中国将建10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 促进产业升级 答问 -中国投资50亿用于科技攻关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不是主要污染源 -大陆人可申请赴台接受医疗服务 任何医疗机构不得规避集中采购 -上海世博会呈现两大创新亮点 动迁工作获99%以上动迁居民支持  -广州决定收回80宗闲置土地 坚决打击囤积 下半年房价将加速上涨 -今年洪灾直接经济损失525亿元 因灾死亡652人 陕西洪灾致16人死 -上半年我国大中型钢厂实现利润翻番 下半年钢价不会有大回落  -沪深股市收盘续涨 沪指收盘4471.03点 两市总市值逼近20万亿元 -《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8月1日起实施 优抚对象可享受3项优待
高盛:发行特别国债将部分转移央行对冲成本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6 月 28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高盛研究认为,特别国债的发行将延长对冲票据的期限。

对冲成本部分转移

高盛中国区高级经济学家梁红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称,随着特别国债的发行,将有相当一部分央行对冲操作的成本直接转移到财政部。

目前,为了维持国内货币供应,央行承担了大部分的直接操作成本,主要依赖发行央票和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进行对冲操作。央行持有外汇资产和国内债务,一旦人民币对外国主要货币升值幅度大于中国和相应国家之间的利差,央行就要承担损失,但在将来,特种国债的发行将直接分担一部分央行对冲成本。

“发行特种债券实际上延长了将来对冲工具的期限,短期央票将会被中长期的债券所替代。”

根据高盛的数据,自2004年4月以来,3到6个月的短期央票在所有未偿付的对冲债务中所占比例有所降低。目前大部分央行未偿付对冲票据是1年到3年期的长期品种。

在发行成本上,梁红认为,发行特种国债的成本很可能要比发行央票略低,因为特种国债具有明显的主权和免税地位。在发债时机选择上,梁红建议,考虑到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处在低于4.5%的低位,现在发行长债成本相对较低。

对冲压力仍存

目前,市场对于特别国债的发行方式仍然存在猜想和争议。高盛在研究中指出,发行特别国债不会对外汇流入产生影响,它将不会改变维持宏观稳定所需的对冲力度。

“无论是通过发行央票,政府债券或者是由其他机构(如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发行债券,如果中国需要继续对冲大量的外汇流入,货币政策所承受的压力将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梁红指出。

此外,高盛还认为,特种国债的发行和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即将运营的这部分外汇储备不会对政府持有的全部资产头寸产生影响。

梁红认为,如果由财政部发行特种债券,就意味着由财政部承担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成本,如果利率上调和人民币加速升值就有可能造成财政部的财政损失。

她举例说,假设财政部将要为这批长期债券支付5%的利息,人民币相对于美元每年升值5%,财政部就需要至少获得10%的以美元计价的回报才能使成本收益持平。

此外,高盛分析认为,特种债券选择何种发行方式还将对金融机构的利润和市场利率产生巨大影响,如果这部分债券是通过市场招标发行,将会有助于中国国内债券市场的收益率曲线建设,对整个收益率曲线产生向上的压力。然而,更高的市场利率将会提高对冲成本,进而减少外汇储备投资的回报。

因此,梁红认为,不排除财政部采取非市场的方式来配置和定价这批债券的可能。“如果是这样的话,这部分债券的收益将会被人为压低,金融机构的利润将会被挤出,尤其是在目前存在通胀风险的情况下。” (张喆)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相关文章:
发特别国债买外汇 财政部打出调控“组合拳”
发行1.55万亿元特别国债一举多得 投资者应关注
万亿特别国债发行 股市资金是否短紧长平
特别国债发行国债市场应声下跌
特别国债对银行影响不大
中国拟发1.55万亿特别国债 为新中国之最
特别国债或定向分批发行 对市场短期影响不大
发行规模为何定为1.55万亿 金人庆详解特别国债
图片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长江上游强降雨形成新一轮洪峰 三峡工程首次发挥防洪功能
中国将在北部湾重点打造石化和能源基地 缓解西南油品短缺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规划/ 07年中国改革重点行业
· 中国经济博弈高油价
· 投资技巧指南 答疑解惑直通车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