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五年之后,中国保监会回顾开放历程,可以坦然对外宣称:保险业是我国金融行业中开放最早、开放力度最大、开放过渡期最短的行业。 (中新社发 michal lee 摄)
当年中国入世谈判首席代表龙永图先生曾对媒体感慨:中国入世谈判最艰难的部分是保险,而且中国入世谈判最后的一个堡垒也是在保险的领域里面完成的。
入世五年之后,中国保监会回顾开放历程,可以坦然对外宣称:保险业是中国金融行业中开放最早、开放力度最大、开放过渡期最短的行业。
正如保监会国际部主任孟昭亿在2006年11月30日的“保险业入世五周年”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发布会上所言,到目前为止,除了外资产险公司不得经营“交强险”、外资设立寿险公司必须合资且股比不得超过50%等限制外,保险业基本实现了全面对外开放。
在保监会关于入世五周年的总结文件中,更是有一连串具有说服力的数字:截至目前,15个国家和地区的47家外资保险机构在华设立了121个营业机构。世界上主要跨国保险金融集团和发达国家的保险公司都已经进入中国;超过600亿元人民币的境外资金,通过设立外资保险机构和参股中资保险公司流入境内;外资公司保费收入从2001年底的33.29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05年底的341.2亿元人民币,与入世前相比增长了约9倍。
但对于保险业是否是中国金融业开放力度最大的行业的观点,著名保险专家、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主任郝演苏显然并不同意该说法。
“我感觉到保险业的开放步伐走得比较早,但开放力度不如银行业。”他说。
相比外资银行已经被允许在中国注册法人公司,目前外资进入中国做寿险业务只能做合资。(美国友邦在华独资保险公司是历史遗留问题的特例。而到底允许友邦在多少城市开展独资寿险业务正是当年中美入世谈判的难点之一。)郝演苏认为,从某种程度来说,合资制度算是资源浪费。在这种制度下外资没有把看家的本事拿出来,而一般产业背景的中资方对保险业也不太懂得,在增资方面过分保守而影响合资公司发展。
由于受到合资的限制,一些外资保险公司选择和中国很有力量的产业集团合作,进行类似行业垄断等手法开发市场,郝演苏认为,这些不公平竞争的产物都与他们在中国市场没有独资条件有关。
郝演苏认为,随着市场的发展,如果政府允许打开中外寿险公司中外合资的限制,就会出现外资股东通过收购中方合作伙伴的股份的形式变成独资,这种情况下也会有一个很好的发展空间。百姓也能享受到更好的服务。(作者:安明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