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的影响及应对建议

2009年11月25日10:50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胡江云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 国际贸易 保护主义 国际 贸易 经贸 贸易保护主义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一、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发展态势

(一)发展状况

2008年,中国出口产品共遭受21个国家和地区的93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金额约为61.4亿美元。其中反倾销案件70起、反补贴案件11起、保障措施案件10起、特保案件2起。其中,主要国家和案件数量为:印度17起,美国15起,巴西8起,土耳其7起,欧盟、加拿大、印尼各6起,澳大利亚5起。

2009年1至8月,共有17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79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额约100.35亿美元。其中,反倾销50起,反补贴9起,保障措施13起,特保7起。与上年同期相比,涉案数量、涉案金额分别增长16.2%和121.2%。其中,主要国别及案件数量如下:印度22起,美国14起,阿根廷10起。

(二)主要特点

1、案件数量急剧增多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统计,从遭受反倾销立案数量来看,2007、2008年,中国遭受案件数量从62起增加到73起,增加12起,占世界比重持续超过35%,远远高于其他国家,超过25个百分点;从遭受反倾销实施数量来看,2007年、2008年,中国遭受案件数量从48起增加到52起,增加4起,占世界比重分别高达44.9%、37.7%,远远高于其他国家,超过30个百分点。

2009年7月中旬WTO根据全球经济贸易增长模型预测,2009年全球发起反倾销数量将达437起,为2008年2.1倍,将超过发起反倾销数量最多的2001年(366起),成为历史上世界发起反倾销数量最多的一年。

2、案件明显针对中国

2008年以来,国外贸易保护主义主要针对中国。伦敦“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发布《未实现的承诺:关于G20峰会的报告》指出,G20峰会以来,各国采取的经济措施大多包含保护主义内容,G20成员普遍未能遵守2008年11月峰会上领导人关于不实施保护主义的承诺,中国是各国实施保护主义措施的首要目标。研究显示,56个国家和地区采取的99项措施中包括损害中国商业利益的内容。已实施的保护主义措施针对的重点目标名单中,中国位居榜首;134项尚未实施的措施中,77项影响中国利益,影响美国和德国的仅分别为19项和30项。

3、案件影响大

主要是涉案产品多、涉案企业多、涉案金额大、就业等影响大。

案例一:2009年9月,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初裁认定自中国进口的石油管线存在补贴,补贴幅度为10.90-30.69%,涉案企业包括宝钢(集团公司)、天津钢管(集团)公司等。美方统计称,2006年至2008年,该产品自中国进口量激增2.03倍,2008年进口货值26.29亿美元。

案例二:2009年4月,美国对中国产乘用车和轻型货车轮胎启动421特别保障措施调查(“特保调查”),2009年9月,美国政府对中国输美轮胎产品采取特保措施,即在未来三年内分别对中国输美轮胎征收35%、30%和25%的从价特别关税。据美方统计,2008年中国涉案产品对美国出口金额17.88亿美元。

(三)主要形式

1、采用合法方式

这些主要方式是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特殊保障措施。

以反补贴为例。中国自2004年起开始遭受反补贴立案,2007年、2008年分别遭受8起、10起,分别占当年世界的72.7%、71.4%,而2004年-2008年期间,中国累计遭受反补贴立案数量达到23起。中国自2005年起遭受反补贴实施,2007年、2008年分别遭受1起、10起,分别占当年世界的50%、90.9%,而2005年-2008年期间,中国累计遭受反补贴实施数量达到13起。

2、更加便捷方式

采用反倾销反补贴方式,要经过立案、调查、产业损害、以及倾销与产业损害的因果关系等,经历初裁、终裁程序,而保障措施等方式十分便捷,没有复杂的法律程序。因此,贸易保护国家采取保障措施等最便捷方式,甚至直接在其WTO减让表许可范围内提高关税或实施进口许可,美欧等发达国家的保护主义措施主要体现在救助计划和国家扶持实施方面的部分具有歧视性倾向的规定。

此外,采取更加隐蔽方式。通过动植物检验检疫(SPSS)、技术壁垒(TBT)、低排放和环保要求等,国外实施了一系列看似合理措施,其实背后是保护。

1   2   3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