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党报文本:党的理论创新的轴心
具体地看,每一份党报形成一个固定文本,在社会空间中传播,产生反馈效果。文本反馈激发新的信息和意义,诱发理论创新。党报理论创新的方向是发展和丰富党的理论,这就要求党报本身自我把握这一方向。党报文本具有的规定性和影响力有利于党的理论创新,而规避和抵制对党的理论的异化推演。
1.权威公信力
报纸公信力是指它在社会上的可信度与美誉度,公信力决定社会影响力和竞争力。党报在这个方面有独特优势。新近举办的“报业集团创新与发展”论坛提及民众对党报的印象和反映,社会上有“主流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看党报,突发事件看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关键时刻看党报!”的说法, 业界人士就此分析认为,“党报的优势就是权威性、影响力和公信度”。 中国传媒大学党报党刊研究中心课题组2006年9月采用配额抽样的方法,对分布在东、中、西部以及中央部委的100名阅读过党报的读者,进行问卷调查。数据表明,对于不同渠道发布的同类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有61%的人更信任党报的消息来源;读者对目前党报表示满意(基本满意+比较满意+非常满意)的比例为73%。对党报满意程度比较高的5个方面依次是:权威性、公信力、指导性、思想性、真实性。 理论分析党报文本的特色,可以看到个中缘由。
第一,强话语权。党报作为党的机关报,是党的喉舌。党报既是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媒体,又是党的工作机关。党报代表执政声音,具有不可动摇的“合法性”。党报文本在社会传播过程中,不是一种弥散性播撒,而是一种强势扩散。党报体现了一种强势话语权,文本意义的规定权力和控制权力具有难以模仿、不可复制的唯一性。在一般情况下,党报代表着社会体制的声音,具有社会权威信和公信力,能够担当“知识管家”、“时事顾问”、“意见领袖” ,从而能够为新萌生的思想理论提供价值评判标准。事实上也正是这样,尽管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在社会影响方面,“党报对全国媒体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传播先进文化,仍然起着排头兵作用。”
党报属于政治组织媒体,话语权是与生俱有的,这也确定了党报的本质属性是政治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中,“物的依赖性”的运行逻辑自发成为首要社会“游戏规则”,党报的话语权需要相应的经济竞争力量支撑,也就是说,现实的党报话语权的力量不再是由政党组织的单一政治逻辑确定,而变成由市场力量与组织权力之间的张力确定。因此可能发生话语权的波动、弱化。但是,政治传播学认为,在现代社会中,传媒同政府、大公司趋向一体化,在政治结构中处于优势地位的大型传媒,同样会获取传媒市场和广告市场的最大份额。 因此,随着现代传媒业的逐步发展和党的先进性的日益提升,不断增大市场份额的党报将仍然获得话语权强势。
第二,主流话语。在2005年“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上,中国国家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发表专题讲话,阐述党报的主体地位和主流作用,他指出:“环顾全球,政党办报在中外都是一样,即利用报纸将政党的理论、主张、政策鲜明地表达出来,吸引选民拥护自己,这是所用政党都使用的办法。我们党是执政党,我们办的报纸在经济、政治、文化及其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的作用最大,在人们的观念中,几乎就是把党报作为中央的文件来看待,只要党报上说了就认为是真的,是官方的,这是中国的国情决定的。” 这是从政治性能上对党报可信度的阐释。
实际说来,在高科技的社会里,传媒形态的更替在加速,多种媒体形成相互竞争但仍将长期共存的局面。当下存在着纸质媒体、电子媒体和网络媒体。它们的技术含量依次增高,因此从技术维度看,它们的竞争性依次增高,可以推断会有递进取代的趋势。但事实上,这种取代趋势并没有直接现实化,这些媒体对于传播信息和思想各自表现出独特的优势。网络媒体在传递信息方面最为快捷、海量,电子媒体的长处在于直观、形象,以报纸为代表的纸质媒体则以文字表达深刻的思想、主流的话语为优势。
美国报业协会主席、普利策社论奖得主瑞克·罗德里格斯在接受中国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指出报纸的生命力就在于“报纸表达的是‘人们’的观点”。“在我们那里,报纸的社论和专栏可以让人们表达自己的利益。有些时候,即便在报道中,我们也会体现我们的价值观和利益取向,我们调查和采访往往是为了寻找论据。”他揭示报纸文本制作机制说,“一篇好的社论应该有鲜明、坚定的立场,即便这个立场有时候是不受大众欢迎的——它会挑战人们的成见,促使人们思考。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有出色的报道作为铺垫,你不能只亮出观点,而不到事发地点实地调查。在充分了解情况的基础上,你要评估整件事情的意义,然后从中找到一个鲜明有力并且独特的视角。”
中国党报与西方国家的纸媒有实质区别,但是,作为主流媒体,“党报多数版面用于指导工作、理论宣传、传递建议、介绍知识。从总体上看,它重在高举社会舆论旗帜,弘扬社会舆论的理性,主导社会的话语权,它的思想影响力是不可替代的。”
2.意义指向力
“文本就是由书写而固定下来的语言” ,文本是以文字符号结构表达意义的实现言语的形式。在文本意义中,言语主体意欲表达的意思分为内涵意义和直指指称。后者为言语环境的当下性,利于置于其中的读者理解文本的内涵意义——本义。党报作为纸质媒体,始终把读者囊括在文本的当下处境中,防止文本在社会上形成弥撒的意义空间,使得读者对于文本的解读,既不妨害衍义(significance)的发生,能够更接近于文本的本义(meaning)。也就是说,党报文本有较强的意义指向力。
第一,文本意义的中轴性。文本是由作者为表达特定意义使用语言符号建构的言语结构体。文本及其作者的本义具有特定的语言性、时空性和独特性。这些属性使文本意义一方面具有确定性,一方面具有不确定性。从不确定性方面看,因为读者的阅读和理解,文本意义在读者那里不可避免地发生新的解释和创造。但是,另一方面的确定性是显而易见的。
一般说来,语言性首先表现出抽象性、间接性。词汇在语言系统中是多义的,其含义处于未决状态,但当它被作者选用,进入一个特定的言语系统即文本时,它的含义就处于被决定状态,即成为作者所要表达的特定意图的载体或媒介了。在文本这一言语系统中,每一个词汇、每一个句子等等语言单位,都获得由作者原意所规定的系统质,这种系统质,在读者正确地、客观地理解后,便是文本本义。这就使文本语言的抽象性和间接性减弱,具有了某种具体性、直接性和确定性。也就是说,本义是体现文本的系统质的客观存在。语言是文本的物质形式,是本义寄寓的物质躯壳,也是本义客观性的保证。这种客观性或稳定性,从实践的意义来说,表现在无数理解者的主观性永远代替不了它。
文本及其本义是在特定文化时空条件下,作者利用语言符号对特定涵义的“定格”,这种定格处理是文本时空性产生的原因。对一般文本说来,时空性一方面对于后来的读者来说产生了历史距离。即是如此,时空性也使文本具备了原初性质,即有别于后来读者所处的时空环境的性质,后来的读者凭借着这种定格处理而获得的原初性质进入文本,以寻求本义。而报纸的时空性几乎就是当下性,几乎存在历史距离,因此,其文本本义易于把握。至于文本的独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语言的独特性和风格的独创性,可以看作文本的言语系统质。作者拥有的独创性或言语系统质虽然具有不可重复的性质,在一定条件下,又转化成为文本和识别本义的标志。对于报纸文本来说,独特性与公文性兼具,所以,较少造成本义的“误解”。
报纸媒体的纸质品格又保证了它文本的反复的“可读性”。“可读性是静止地去读这些著作,读后就建立了对现实的看法,并建立起永恒存在的价值的框架,有确定的实践感和价值模式。” 相比较可以看出,“一切的理解按本质来说必归于稳定长在的性质,一切的解释必是匆匆的过客。” 报纸文本本义是强有力的文本意义中轴。
第二,中轴意义的主动性。把文本的理解作为一个过程来看,其本义具有确定性(客观性)与未确定性双重品格。作为确定性的本义,它是内在的、固有的和一元的。作为未确定性的衍义,其生成的无限性是不言而喻的、是多元的。就价值判断而言,本义与衍义,孰为高,孰为低,或是创作者与批评家的相辅相成,或是两者间才学胆识的一种较量。但本义与衍义先后则是可以分的。明晰的、中轴的本义是先在的。它不仅是时间上的也是逻辑上的先在性。没有确定性,便没有未确定性;未确定性植根于确定性之中。因此,文本的中轴意义即本义具有主动性。本义的再现,就是未确定性向确定性的转化,或后者对前者的克服。转化的条件是作者原意、出发点。在一般情况下,衍义是读者对文本本义、作者原意的本真的、客观的理解。所以,“阐释者的基本任务是在自己的内心对作者的‘逻辑’、他的态度、他的文化素养,总而言之,他的世界进行再造。” 在这个“束”型解读和再造中,文本主要体现作者的个性思想和内在的倾向性,这些都是寻绎本义最可靠的保证。“每一部作品都表现出一种内在的意义,一种特有的结构、一种个性、一系列特点,这一切为接受过程预先规定了作品的接受途径、它的效果和对它的评价。”
因此,报纸文本能够依其本来意义主动观照广大读者,使他们在本义规定的意义空间和现实视界内阅读理解文本,一方面把握领会其理论精神实质,一方面在文本立场观点的感召下挥发新意。
3.理念引航力
党报是严肃的高级报纸,“党报最根本、最本质的特征是它的高度理性化,给人一种认识真理的力量,主导社会舆论的健康走向。”党报是“社会思想的旗帜和灯塔”,“不断提出重大的理念,以思想影响力受到社会权重阶层的关注,成为主流人群每天必阅的媒体。不管它的忠实读者还是被它屡屡批评的对手,都对它张扬的理念不可割舍,每天阅读成为一种思想追求。”
第一,党报理念的投射。党报内容以深刻的思想性与大众型媒体区别开来。不同媒体引发受众的关注和兴趣,一方面来自受众的不同层次心理精神诉求,一方面取决于媒体内容的格调和功用。以报纸来论,与严肃的高级报纸(quality paper)相对应的是小报(tabloid)、通俗报纸(popular paper)。后者着眼以感性刺激受众的猎奇心态,内容选编的格言为“狗咬人不是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人咬狗是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博加特语)。党报以严肃公正的立场,密切关注社会重大时事,及时捕获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信息,进行理念涵化和逻辑加工,加入精辟的评说,形成党报文本向读者传送。富有思想性的党报文本,在信息层次上展示社会演化的画面,在表意层次上揭示社会发展动向,凭借后者理性的力量,来引导受众的理解和把握,使受众感悟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人生的意义。因此,党报这样的高级报纸其宗旨在于向受众投射理念,而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是报道或评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甘惜芬)。党报总是使受众理智、清理,做到统一意见、顾全大局。
第二,受众解读党报理念。受众解读文本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阅读文学文本的审美性解读,求得感情共鸣形成的精神愉悦,一是阅读应用文本的功利性解读,力求以理性认知、把握文本的原意。审美性解读采取的是一种主动自由式的心理行为,面对的往往是意义空缺或等待召唤的文本。基于功利需要的阅读则具有被动性,它面对的是意义充盈的文本。党报文本有三个特点:信息客观、观点明确;主旨鲜明,词决意畅;有严格的语境限制。此特种文本使读者的理解沿着特定的意义轨道运行。
文本意义的解读核心是理念与立场的解读问题。着眼意识形态立场的不同,英国文化研究专家霍尔提出文本与解读有三种关系:“霸权-支配立场”、“协商代码或协商立场”、“对抗代码或对抗立场”,由此出现了“支配式”、“协商式”和“对抗式”解读。支配式解读使得读者的立场“运作于支配代码之内”,认同和接受文本的理念和立场。协商式解读则一方面认同文本的价值观,一方面保留自己的社会立场,构成一种矛盾性的反应。对抗式解读是处于意识形态的直接对立面的读者的解读,他们理解文本意义,但对此置之不理,而以自己的诠释方式解读,使得文本所欲传达的意义完全背道而驰,从而颠覆文本的原意。
党报的表意功能当然是求得读者的认同,这就需要增加文本理念的力量,成为一种强刺激,努力去拓展和改塑读者的心理图式。保罗·利科曾说过:“不是解释者在压倒一切地注入他个人的见解,而是作品的强制性力量,使得读者在作品自身中接受了一种新的存在方式,从而扩大了读者改变其精神世界的能力。” 读者阅读文本即接受刺激,可以引起两种不同性质的反应。“刺激输入的过程或改变叫做同化;内部图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叫做顺应。” 同化标志着文本意义对读者观念图式的加工与改造,顺应发生在非支配式解读过程中,即受众对陌生的、异己的观念、意义的切近与适应。这说明在特定的意义轨道上,党报文本宣扬的理念能够得到读者不同程度的认可或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