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为保护地球生物资源,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于1992年通过并签署。近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不限成员名额工作组第三次会议举办,又一次引起社会各界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的关注。
“生态系统是由多种多样的物种和它们生存的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维持物种多样性的重要保障。”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所所长李俊生表示,我们应尽量减少对自然的干预,让生态系统更加多样化,这样才能保证生态系统中生物的多样化。同时,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因时而变,对于外来入侵的有害物种有必要进行人工干预。
生态系统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有何关联?
自1992年签署《生物多样性公约》以来,我国一直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并在生态修复、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地体系建立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位于云贵高原的抚仙湖和星云湖,处在全国重要生态功能区中的“无量山—哀牢山”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是维系珠江源头及西南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2002年,抚仙湖曾大面积暴发蓝藻,水质被污染,同时还面临水土流失、湿地退化、外来物种入侵等威胁,严重影响了生物多样性。
经过不懈努力,抚仙湖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效,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消失20多年的鱇浪白鱼渔汛重现抚仙湖,濒临绝迹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彩鹮在这里栖息。
抚仙湖。图源:生态环境部官方网站
“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保证。”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所所长李俊生表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任何生物都要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如果没有适宜的生态环境,生物就很难生存,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才能保证多种多样的生物更好地生殖繁衍。
生态系统多样性缘何被破坏?
大兴安岭林草交错带位于大兴安岭西麓山地向呼伦贝尔草原过渡的地带,保存有我国生态系统结构最完整和健康状况最良好的林草交错带,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由于历史原因,这里的森林草原曾严重退化,进而调节气候能力减弱,涵养水源能力降低,保持水土作用下降。
1998年以来,我国相继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草、退耕还林、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系列政策,大兴安岭林草交错带的生态环境得到保护与修复。
2000年和2018年研究区水源涵养服务能力指数和防风固沙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图源:生态环境部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项目
“虽然我国生态系统的保护工作收获颇丰,但是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问题仍然严峻。”在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副所长陈槐看来,工业革命以来,全球经济迅猛发展,由碳排放增加导致的气候问题给生态系统带来了重大挑战。受气候变化影响,一方面,冰川融化引发海平面上升,地球上很多区域极端气候频发,干旱化、涝化等导致多种生态系统发生系统性突变,例如植物生产力、土壤肥力和物种丰富度等急剧下降。除此之外,快速的城市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均导致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面临极大挑战。
“人类活动尤其是资源利用与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如森林砍伐、围湖造田、城市化过程等,极大地改变了地球生态系统。”陈槐表示,除此之外,化石燃料燃烧、污染物排放等导致一些物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甚至灭绝,物种多样性的减少进而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除此以外,不得不提到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因素,即外来物种入侵。李俊生表示,自1980年以来,外来物种的累计记录数量增加,它们可能以本地物种为食,还会影响生物生存习惯,甚至污染基因。“需要强调的是,虽说保护的核心是尽量减少人工干预,但是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因时而变。适度的合理干预对生态系统的顺行演替有促进作用,比如人工除去外来有害物种是很有必要的。”
如何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是多种多样的物种与其所生存的环境构成的,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是当下亟需重视且要去解决的问题。那么,该如何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
对此,陈槐建议,要加大各类自然保护地的保护力度,严格执法;同时也要加大对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和修复的科学研究投入,基于生态系统发生变化的科学规律,提出科学有效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方案;提升公众保护意识,对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价值进行科普,大力发展公民科学,引导公众关注生态系统的变化,爱护身边生态系统,树立起“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理念。
“针对那些已经退化的生态系统,我们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人工干预,在情况得到好转之后,就能以自然恢复为主了。”李俊生表示,如果大家都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系统自然而然就会好起来。
大兴安岭。图源:生态环境部微信公众号
大兴安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研究结果表明,近20年大兴安岭林草交错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体上明显改善,气候变化造成的水热条件提高是大兴安岭林草交错带生态功能提升的直接原因。同时,天然林保护、退耕还草、退耕还林、沙化土地封禁等保护措施已初见成效,对该区域固碳释氧、水源涵养、防风固沙和土壤保持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版权所有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电话:86-88828000 京ICP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341号 京网文[2011]0252-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