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长江江豚吗?

发布时间: 2016-01-27 13:58:30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焦梦  |  责任编辑: 焦梦
关键词: 江豚 长江 物种 保护 生物多样性 红色名录

问:你了解长江江豚吗?

答:

江豚属(Neophocaena)有两个亚种,分别是印度洋江豚和窄脊江豚,长江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是窄脊江豚的一个亚种,另一个亚种为东亚江豚。

分类地位:哺乳纲、鲸目、鼠海豚科、江豚属

保护地位:

2015年环境保护部联合中科院发布的《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中,列为极危(CR)等级

《华盛顿公约》CITES附录I濒危物种

国家农业部已将江豚视同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分布:主要分布在长江中武汉以下江段,江西湖口至江苏南京水域集中了总数量的67%。

外形特征:

长江江豚体型较小,头部钝圆,额部隆起稍向前凸起,吻部短而阔,上下颌几乎一样长,吻较短阔,全身铅灰色或灰白色,体长一般在1.2米左右,最长的可达1.9米。

栖息环境:

通常栖息于咸淡水交界的海域,也能在大小河川的淡水中生活,在长江甚至能上溯到宜昌、洞庭湖和鄱阳湖一带。

生活习性:

长江江豚性情活泼,常在水中上游下窜,喜单独活动,有时也三五成群,有过最多87头在一起的记录。食物包括青鳞鱼、玉筋鱼、鳗鱼、鲈鱼、鲚鱼、大银鱼等鱼类和虾、乌贼等,

生理特征:

长江江豚每年10月生产,每胎产1仔。雌豚有明显的保护、帮助幼仔的行为,表现为驮带、携带等方式。驮带时,幼仔的头部、颈部和腹部都紧贴这雌豚斜趴在背部,呼吸时幼仔和雌豚相继露出水面。幼仔长大一些后,雌豚就常用鳍肢或尾叶托着幼仔的下颌或身体的其他部位游动。携带的方式更为常见,雌豚和幼仔靠德很近,相距大约5米-10米元,但身体并不接触,也是前后相继露出水面。授乳时,雌豚和幼仔常出没在水较浅、较缓的区域,雌豚身体稍微侧向一边,将一侧的鳍肢露出,幼仔则紧贴雌兽的腹部,每次授乳的时间大约为5-10分钟。有时雄豚也参与抚养幼仔,让幼仔游在雄豚和雌豚之间,但一般更靠近雌豚,“一家子”在水中同时沉浮,几乎平行地露出水面。江豚雌豚的母性极强,如果幼仔不幸呗捕捉,雌豚往往不忍丢弃,因此常常也同时被捕。

种群现状:

《2012长江淡水豚考察报告》于2013年3月28日在湖北省武汉市发布,报告说,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仅剩1000多头,并呈加速下降趋势。这份权威报告披露,考察初步估算长江干流江豚种群约为500投,鄱阳湖约为450头,洞庭湖约为90头。长江干流中的江豚种群数量年均下降速率已高达13.73%,超过2006年以前的两倍。

虽然江豚的经济价值不高,但是捕杀江豚的数量与日俱增,再加上过度捕捞、航运业、水利设施的建设和水体污染等人类活动仍在加剧,使长江江豚也面临着与白鳍豚同样的威胁,野外数量急剧下降,数量仅有1200头-1500头,已经少于大熊猫,并正在以每年5%-10%的速度下降,其中,在洞庭湖周围的江豚灭绝速度是整个长江流域最快的。

保护现状:

江苏省政府批准实施《江苏省长江江豚保护行动计划(2016-2025年)》,力争在未来10年内使该省江段水生生物资源得到有效恢复和保护。

保护区:

湖北石首国家级自然保护(迁地保护)

湖北洪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

湖南洞庭湖市级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

江西鄱阳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

安徽铜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

江苏镇江省级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鳍豚馆(人工饲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