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走基层
72岁的陈福华是甘肃省敦煌市莫高镇窦家墩村土生土长的农民,曾经是村支书的他,退休后除了种地还养了一些羊。年过古稀的陈福华向科技日报记者讲述了他对几十年来敦煌地区环境变迁的感受。
“黑风”不刮了
“我小时候敦煌地区树很少,风沙特别大,经常刮黑风。”陈福华回忆,解放初期风沙大得很,大风一刮就是七八天甚至十几天,到处都黑漆漆一片,什么都看不见。人外出时会被风刮跑,几十只羊的羊群一下就被大风吹散,树也会被刮断。
“现在风小了,有时几年才会遇上一次大的沙尘暴。”在陈福华眼里,现在敦煌的天气没那么恶劣了。他告诉记者,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敦煌的树渐渐多起来。这些年敦煌一直在提倡退耕还林,家里种一些棉花的地现在开始种桃树了。“以前从敦煌往外走10公里就没树了,现在走到20公里还有树。”
他的另一个感受是冬天不冷了。在陈福华的印象中,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穿着老羊皮袄还是冷得够呛,现在穿个棉服就能过冬了。
井越打越深了
在沙漠、戈壁包围之中的敦煌一年四季降雨量稀少。陈福华回忆,几十年来,雨水一直都很少,一年到头只能见到一两次。现在好像稍微多一点,但也不明显。
多年来,发源于祁连山的党河用雪山融水静静地滋养着雨水稀少的敦煌绿洲。陈福华说,他小时候,党河水足以灌溉全敦煌的田地,河滩和干渠里一年到头都淌着水。打井也只是供自家喝水。陈福华在上世纪70年代时经常去距敦煌不远的罗布泊挖甘草吃,那时罗布泊的水很多,水面上还有野鸭。
现在很多有水的地方都干涸了,党河的水也早已无法满足农业灌溉需求,浇地开始依赖打井。陈福华所在的窦家墩村,一个生产队有四五眼机井,一眼井浇灌六十亩地,目前基本能满足灌溉需求。
但是井却越打越深。陈福华告诉记者,上世纪50年代,打三米就能出水,甚至有的地方挖一米深的坑就有水,可以直接拿盆在坑里舀水。打十几、二十几米水就非常充沛了。“以前打的井现在都不能用了,现在地下水在三四十米深,井也打到一百多米深了。”
月牙泉越来越小了
鸣沙山和月牙泉像一对孪生姐妹在敦煌绿洲中相依相伴,然而几十年过去,鸣沙山还是原来的鸣沙山,月牙泉早已不是原来的月牙泉。陈福华说,鸣沙山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只是沙漠周边都种上了树,但月牙泉的水面只剩下原来的四分之一。
“上世纪五十年代,月牙山紧靠着鸣沙山的地方都是水,水深得很,现在水面只剩下原来的四分之一了。”陈福华感慨道,以前月牙泉有十几米深,人可以在里面游泳划船,现在只有两米深了。他回忆,1958年大跃进的时候,月牙泉上架起四台水泵没日没夜地抽水浇地,那时候谁也没考虑把月牙泉抽干了怎么办。
陈福华告诉记者,现在人们已经意识到是地下水的缺乏,导致月牙泉水位严重下降,政府已经不让打新井,就算生产队里的井不够用也不让打井了。“这水都好几千年了,把水抽干了也就没有看处了。”
(科技日报敦煌9月2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