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视点:污染:海洋难以承受之痛

2013年08月12日09:59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海洋牧场 污染过程 新华视点 燕尾港镇 近海污染 三娘湾 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污染问题 海洋环境保护 海洋藻类

【节目导视】

城市内涝、工业排污、垃圾围困……蓝色海洋正在遭受生态侵蚀(同期:海里面打上来的东西,现在都说不清,多种多样的);

全民意识、多头合作、加强监管……治理保护亟待加强(同期:应该是从个人、从企业,再到政府形成有效的管理体系)。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蔚蓝的海洋正在遭受无休止的侵袭,如何共守我们的蓝色家园?我们与您一同探析。

【演播室主持人】新华视点,带您走向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制高点。您好,我是董千齐。今天我们与您关注的话题是海洋污染问题。海洋是人类生命的摇篮,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海洋环境受到了来自各方面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垃圾倾倒、污水排放……当沿海区域成为各地发展工业、化工项目的首选地的时候,干净的海洋正离我们渐行渐远。尽管有着强大的自我净化功能,但海洋又能否挡得住人类无休止的侵蚀呢?

字幕:浙江·乐清

【解说】浙江南部,瓯江入海口的北侧,有一个深入内地的半封闭港湾,这就是乐清湾,它是东海海域最为重要的海洋牧场之一。然而近年来,乐清湾近80%的水域面积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年近五旬的何元朋是乐清市大金镇的一名滩涂养殖户,他承包了260多亩的滩涂,养殖一种白色小蛤蜊,当地人称作“海瓜子”。何元朋养“海瓜子”20多年,从2011年开始,他养成一个习惯,每逢下雨天就要到滩涂上看看。

【同期】浙江省乐清湾养殖户 何元朋

下大雨的时候我就早就出来的,早上5点钟就出来了,看看海塘怎么样了。

【解说】让何元朋一到下雨天就坐立难安的起因源于2011年7月的一场大雨,那场大雨导致乐清湾附近的城市内涝,管理部门开闸泄洪,将江河水直排入海,这让何元朋以及其他乐清湾的养殖户们损失惨重。

【同期】浙江省乐清湾养殖户 何元朋

我过来到这个海塘的时候,我看到这个水是黑黑的,不知道怎么了,以前都没有碰到过这样子的事,就第一次碰到这个水会这么黑。怕也怕死了。

【解说】穿城而过的江河将各种垃圾、废水带入大海,海水水质受到严重污染,附近2000多亩滩涂养殖的水产品遭遇灭顶之灾。何元朋在这次的污染事件中,损失了近50万元。何元朋告诉记者,这几年城市污水排放有增无减,只要一到下雨天,他就很害怕,担心“悲剧”再次上演。

【同期】浙江省乐清湾养殖户 何元朋

一到下雨天,我们心里头就发抖了,就2011年海瓜子死了那么严重,我就好几年挣不到这么多钱了。

字幕:江苏·连云港

【解说】作为国家一类渔港,江苏省连云港市燕尾港位于灌河进入黄海的入海口,镇上的居民大多以渔业为生。多年从事海鲜品收购生意的刘军成、刘军武兄弟俩同样忧心忡忡。最近几年,黄海海域近海的水产品数量急剧减少,而且打上来的鱼虾都有一股“怪味”。

【同期】江苏省连云港市燕尾港镇渔民 刘军成

那个贝壳都是死的,都污染过。现在这个没有鲜味了,不像以前那种上来很好吃很肥的,现在煮出来有一种熏鼻子的味道,一般我们不吃这个。一般我们闻这味道不习惯。鱼也少,也有味,反正我们自己不爱吃这个东西。

【解说】最近几年,港口海水的颜色发生了明显变化。渔民们说,经常能看到酱油一样颜色发黑的污水流入灌河,最终排进黄海。在港口附近的一处河闸,记者看到,闸内的河水颜色浑浊,上面漂浮着死鱼和油污。

【同期】江苏省连云港市燕尾港镇渔民 王天民

排污太重了,全是酱油一样,黑黑的水。

【解说】今年已经五十多岁的王天民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就生长在黄海边,过去这里渔产丰富、海鲜种类众多,燕尾港海产品不但养活了本地人,还要大量出口到外地。但这几年,海里鲜活的渔类产品几乎难觅踪影。

【同期】江苏省连云港市燕尾港镇渔民 王天民

5年前吧,我们这里的海产品特丰富,从鱼到虾啊,蟹啊,贝类这些东西,应有尽有。现在呢,只有贝类的香螺,尖螺,还有毛蚶能稍微适应污水一点,鱼类基本上不到边上来了。

【解说】王天民说,现在渔民们要想打到没有味道、干净的海产品,必须要把船开到远离港口的大海里去。

【同期】江苏省连云港市燕尾港镇渔民 王天民

现在我们这里吃鱼、贝类,没有味道的,最起码跑两个小时开外,那里撒网(海鲜)才能基本没什么味,在近海的开山岛附近的全部有味。

【解说】据渔民们反映,从2007年开始,燕尾港镇及周边地区的化工厂数量不断增加,而最近的化工厂离港口只有一千多米,一刮风就能闻到异味。

【同期】江苏省连云港市燕尾港镇渔民 王天民

化工厂。我们这里有几十家化工厂,要住在这儿一个星期左右,你体会一下,味道没法闻。

【解说】渔民们反映,最近几年,燕尾港镇以及周边地区的化工厂数量不断增加,只要刮风就能闻到阵阵异味。在距离港口不足5公里的灌云化工园区,聚集了近百家化工企业。一进园区,记者就到了一股刺鼻的味道,而化工厂周边河水的颜色也发黑、发红。据当地渔民们介绍,这些小河实际就是一些化工企业的排污渠。

字幕:广西·北海

【解说】与浙江乐清的城市内涝和江苏连云港的污水排放不同,坐落于南海北部湾,有着“天下第一滩”之称的广西北海银滩,如今正面临着垃圾围困的窘境。环卫工人蔡德燕每天要赶在落日前对沙滩上的垃圾做最后一次清理。

【同期】银滩景区环境管理部副部长 蔡德燕

飘过来的很多,木头,还有去年那个椰子壳拉了十几车,海里面打上来的东西,现在都说不清,多种多样的,每到台风来的时候,我们清理都要清理三五天才清完。

【解说】23年前,蔡德燕就在 “天下第一滩”管理公司工作,那时候两名工人就能清理完沙滩上的垃圾。但随着游客的增多,现在30名工人一天做4次保洁,但海洋藻类、油污、加工贝壳以及各种生活垃圾还是随处可见。

【同期】银滩景区环境管理部部长 阴丰璋

你看这个,最厚的地方差不多有70公分。(记者:这个地方是吧)对,像这个70多公分厚这种。(记者:这个也是)对,这个也是。这个相当于我们一看,不是那个海上桂林吗,出现这个情况。你看一堆一堆这个。

【解说】据统计,银滩去年共清理垃圾超过1800吨,今年仅上半年两次大面积海藻爆发,就让景区的垃圾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00多吨,“天下第一滩”几乎变成了“天下第一垃圾滩”。

【同期】银滩景区环境管理部部长 阴丰璋

今(去)年这个海藻的时间它比去年比的话,提前了差不多3个月,3个多月,今年我们12月份就已经有这种现象了,往年的话都是在2月底、3月份初到4月中旬清明节一过后就没有了。

【解说】海水中的垃圾不仅污染了环境,更对海洋生物造成致命影响。北海市西北方向约50多海里处的钦州市三娘湾,是珍稀物种“中华白海豚”的聚集地。每年潮涌季节,一层层的垃圾便伴随海浪打上岸边。附近的村民告诉记者,这些垃圾已经给生活在这里的白海豚带来了生存危机。

【同期】广西钦州三娘湾村民 杨大叔

碰巧怕它这个塑料袋灌进(白海豚)它的胃里面,它不明白那个袋子吃下去,另外它附近那个树叶什么,对它,应该也不影响。(记者:但整个海域它有污染)有污染,垃圾污染得很厉害,(白海豚)不敢靠近,那垃圾太多了,也不敢靠近。

(首播8月11日13:30)《新华视点》(电视版)污染:海洋难以承受之痛(下)

【演播室主持人】从刚才的片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从黄海、东海,再到南海,海洋污染的问题可以说是广泛存在。曾经的海洋牧场鱼虾成群死亡、甚至无鱼可捕,“天下第一滩”变成“天下第一垃圾滩”等等,我们的海洋正在遭受着无法承受之痛。以前我们说“大海是故乡”,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物产,但如今面临的现状却是,81%的近岸海洋生态处于亚健康和不健康的状态。而造成这种现状的罪魁祸首,正是人类自己。

【解说】根据国家海洋局发布的数据,2012年,在实施监测的近岸河口、海湾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中,有81%都处于亚健康和不健康的状态。

【同期】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院长 郑金海

近海污染的种类来看,如果从来源上来说,可以分为陆源的污染和海源的污染。所谓陆源的污染,顾名思义,就是从陆地上面产生的污染,经过大江大河带到近海的。还有一类就是海源污染,在近海地区本身,比如由于养殖所造成的污染,这是从地域上面来看。

【解说】根据国家环保部发布的《2012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12年,乐清湾所在的东海近岸海域,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增加了6700平方公里,与2011年相比,劣于第四类水质海域面积增加36%。专家分析,陆源污染是造成东海等海域近海水质变差的主要原因。

【同期】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院长 郑金海

大家知道,在沿海地区,往往是经济高度发达的区域,所以有很多临海的工业,那么这些都可能由于在生产和加工中带来的一些污染,我们叫工业污染。第二类就是生活用水的污染,往往沿海地区都集中了经济发达的大中型城市,由于人口的巨增,生活的污水直接排到近海的海域,这个也会造成污染。还有一类就是农业生产,这个讲的是在流域、在内陆的农业生产,这些污染物形成的面源污染带到河流当中,随着河流泥沙的携带和吸附作用,通过河口带到了沿海地区。

【解说】目前,浙江近岸海域有74%的海水不能进行水产养殖,也不适于与人体直接接触或被用于与食用相关的工业。

【同期】浙江省乐清市环保局总工程师 陈加强

污染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它涉及到工业企业,特别是重金属的工业企业污染,第二个就是在农业方面的污染,农业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畜禽养殖业和农业种植业的污染,畜禽养殖业主要是氮磷污染为主,种植业也主要是化肥、农药的这些影响。

【解说】陈加强告诉记者,过去中国很多的城市是以工业污染源为主,而现在则转为生活污染的治理,尤其是农村的面源污染治理。

【同期】广西北海市环保局副局长 卢学军

这是一个新的趋势,刚才讲了尤其是(农村)面源的增加,村庄治理滞后欠账,还有一个问题,农村面源它涉及到很多,农业本身,林业,然后现最主要的就是畜禽养殖,这个面的污染就非常严重,包括我们近岸河口,我们每一次在下雨以后我们的监测结果,氮磷跟大肠杆菌是超标的。

【解说】氮磷超标的江河水流入海洋,一旦阳光和温度达到要求,就会加速藻类繁殖速度,进而爆发赤潮。沿着海岸附近的村庄,卢学军走访过多次,眼见私人养猪场、海产品养殖等废物排放脏乱无序。

离海边不到三公里的北海银滩镇新村社区,记者看到窄窄的村道两旁布满的臭气熏天的养猪场。一些民房上贴着政府禁止养猪的告示,低矮的猪圈里却还有不少正在喂养的猪。

【同期】广西北海银滩镇新村社区养猪场 村民

(记者:你那猪养了多久了啊?)我在这里十几年。(记者:十几年一直都养这个猪?)嗯。(记者:他这养猪要办什么证吗?要办证什么的?)没有啊,就私人养的一百多、几十头猪,要办什么证。

【解说】这些民房前后都挖有一些土坑,垃圾就这么露天堆放着。排水管、垃圾处理通道不见踪影。

【同期】广西北海银滩镇新村社区养猪场 村民

(记者:像你们养猪,平常那些猪粪之类的排到哪里?)我们不排,收猪粪整起来要卖的就这样。

【同期】广西北海市环保局副局长 卢学军

你到村镇里面,很多村你到周围转你看不到排污沟,这个是地质的状况,那么可以讲畜禽、牛、人这个污水,它就靠自然地排放到地表径里面,下雨以后,地表径流进入河口或者是直接进入海洋。

【解说】北部湾海洋环境的压力不仅来自于北海,沿海城市防城港也是制造污染的源头。随着国家开放开发支持政策力度的加大,广西防城港市临海工业项目明显增多。尽管当前城市垃圾处理硬件不断强化,但排污口直排现象突出,防城港市海洋局相关负责人认为,今后产生的废水、废渣等必然大幅增长,加剧近海生态恶化。

【同期】广西防城港市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与预防减灾科长 李韦鸿

我们这里这一块叫做港口区,那么就说上面往北有一个防城区,就说港口区的污水管网建设,做得相对比较好一点,就是像老城区那边就是防城区那边就是还比较滞后一点,还有以及东兴这一块也稍微滞后一点。有些还是没有并到这个管网里面,有的排污,排污行为。

【解说】除此以外,随着一些沿海地区可用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向大海要地的需求愈发强烈,轰轰烈烈的“围海造地”运动也给日益脆弱的海洋环境带来“隐性”伤害。

【同期】广西防城港市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与预防减灾科长 李韦鸿

那么填海的话,它就是会造成我们纳潮量的减少,也会形成海水的交换能力变弱,这个海水比如说你排污,排了这么多污染物下去,你海水交换能力强,它的净化能力就强,就说你这一块弱了,它肯定它的污染可能就会显示出它的严重问题。

【解说】有关专家表示,随着近海污染日益严重,不仅对海洋生态造成毁灭性打击,还会危及人类自身健康。

【同期】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院长 郑金海

在重金属造成的污染过程当中,可能有的会吸附到这些海产品当中,当我们人类吃了这些海产品之后,事实上会造成一些身体上面的伤害。

【解说】人为的海洋环境破坏,在对大海造成伤害的同时,也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活。对于日益严重的海洋污染,人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同期】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院长 郑金海

因为近海海域有自净的能力,所以往往成为排污的重点场所,所以我们只有从意识上加强教育,只有每个人都有意识去保护海域,那么可能我们在防治污染上面会做得更好。

【解说】专家建议,面对日益恶化的海洋环境,从源头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是最有效的办法。

【同期】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院长 郑金海

近海海域的自净能力、纳污能力,事实上是有一定限制的。而由于我们过度地开发,或者说我们过度地追求经济的发展,已经超过了它所能够承受的能力,所以这个我觉得社会各界都有这样的责任和义务去减少排污。

【解说】另外,从监管角度来说,海洋环境保护的管理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比如国家海洋局、国家环保总局、交通部、农业部、海事部门以及沿海地方人民政府等等,各部门根据分工对不同类型的污染源实施监督治理。尽管法律明确规定了涉海各部门的职权范围,但各部门职能交叉、机构重复设置的问题依然存在,不能形成有效的合力,最终影响了海洋环境污染的治理效果。

【同期】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院长 郑金海

我们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监管,或者是来修复海域。这个希望政府能够出台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对海域的使用,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加强监管。所以我想,应该是从个人、从企业,再到政府形成有效的管理体系,才能够真正减少往近海海域排入的污染。

【演播室主持人】观念落后、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监管不力等等因素使得海洋污染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触目惊心的后果,保护海洋环境已经刻不容缓。污染容易,治理起来却并非易事。毋庸置疑,人类对海洋的利用和控制能力在不断提高,但无论这种能力提高到什么程度,人类都不可能摆脱海洋环境对自己的支配性作用。因此,从我做起、多头并举、有机合理,才能让健康的海洋环境与人类和谐共存。好的,感谢您关注本期的《新华视点》,再见。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