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省市区生态文明水平排名报告/全文

2012年07月04日16:06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文明 生态利用 科学发展观 区域增长极 2010年 水平差异 十一五 人均GDP 2009年

    摘要:由北京大学杨开忠教授为组长的研究小组,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为依托,自2008年推出我国首部省市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排名研究报告。2009年研究小组在2008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文明指数”(ECI)的概念,并发布了当年我国省市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排名报告。在完善以往研究方法和数据的基础上,本文发布了2010年我国省市区生态文明水平排名。

自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以来,我国全面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已经经历了五年的时间,这也是我国“十一五”发展的五年。“十一五”是我国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五年,节能减排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发展战略。2010年是检验我国节能减排战略目标是否达标的关键年度,“十一五”期间,资源消耗、环境保护首次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各地区、各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体系。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更是作为“十一五”期间重要的约束性指标,对全国各省市区的发展方式转型,生态文明建设起到约束和引导作用。本次省市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排名报告就是对我国提出生态文明建设5年以来,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态势以及各省市区在“十一五”期间的生态文明水平变动的原因和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2010年中国各省市区生态文明指数排名

生态足迹越大,代表经济发展带来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越大。研究组通过计算得出2010年中国省市区人均生态足迹的大小,从大到小排序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到,2010年全国平均的生态足迹是每人6.61全球公顷。各省市区的生态足迹大小差异极大。生态足迹最大的省份是内蒙古,达到了17.64全球公顷,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66倍。排名在第二、第三的省份是宁夏和山西,都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左右。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上海和北京等市,生态足迹却不是最大的,只排在全国省份的中上游。另外,数据显示,广西、江西、四川、湖南等省的生态足迹排在全国的最低水平。

在生态足迹计算的基础上,根据生态文明指数(ECI)计算公式:

得出2010年我国各省市区的生态文明指数排名如下(图2)。

从排名中可以看出,北京、上海、广东继续位列前三,相对于全国水平分别为253.32、181.46、174.94。而宁夏、山西、贵州则依旧排在最后三位,生态文明指数仅为39.86、47.80和52.36。考虑到30个省市区生态文明指数的标准差为47.21,这里以50为一个标准差区间将全国省市区简单划分为四组:

高水平组(ECI高于150):排序中有7个省份居于此水平,依次是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天津、福建。这些省市全部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体现出沿海发达省市由于其产业结构优化和技术管理水平较高,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也获得了较好的成绩。北京在这一小组里十分突出,2010年的生态文明指数大于200,其在生态利用效率和污染处理效度方面都有突出表现,充分显示出北京在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中高水平组(ECI介于100与150):排序中共有8个省份在此区间,其中绝大多数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包括湖南、广西、江西、重庆、四川、湖北、河南和山东,仅有山东属于东部沿海省份,这与山东省二次产业占主导的产业结构以及能源利用效率不高有直接关系。但同时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这些省市仍处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中高水平组。

中低水平组(ECI介于50与100):排序中共有13个省份在此水平之间,包括东部沿海省份的海南、河北、吉林、黑龙江和辽宁,也包括中西部省份的陕西、安徽、内蒙古、新疆等。这些省市区经济发展比较迅速,但是二次产业比重基本都超过了50%,从万元GDP能耗水平来看,除海南、安徽、陕西以外,能源利用效率也在全国中下游水平。总体来看这些省份的生态文明水平在全国处于中低水平。

低水平组(低于50):在排序中只有两个省区处在50以下,处于全国所有省份中最低的水平,分别是山西和宁夏。这与二者能源利用效率处在全国下游水平有密切关系。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山西排名仍处于倒数第二位,但是山西的生态足迹却出现了负增长,表明其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要进步。

1   2   3   4   5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