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建筑废渣、工业污泥和农业秸秆等,在人们看来都是难以处理的废弃物,相互之间毫无关系,似乎“八杆子打不着”。如果把它们搁一块儿,能否化腐朽为神奇?
杨明秋,这位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的普通农民,就找到了这样的“点金术”。此前,杨明秋开了一家砖厂,生意不错,心情也不错。谁知道,近年来,由于成都搞环境治理,关掉了周边煤矿,导致烧砖用的劣质煤价格飙升,从300多元涨到了五六百元。
“原来卖砖赚的就是‘分分钱’,后来赔得汗毛都竖了起来!”杨明秋说,开一家砖厂不容易,转产也不知道干什么,就这样关掉了太可惜,怎么办?
天无绝人之路。关注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的杨明秋发现,农民烧秸秆居然烧出事了:飞机下不来、汽车动不了、政府愁得慌。农村长大的他知道,秸秆是烧火做饭的好燃料,烧起来劲儿不小,和劣质煤差不多,完全可以用来烧砖。
说干就干。然而,事情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杨明秋在实验中发现,只要炉温误差四五十摄氏度,砖坯就被烧坏,需要把温度、时间、用料等拿捏得丝毫不差。
烧砖的燃料问题解决后,燃料的来源又成了问题。杨明秋发现,光靠自己组织砖厂工人收集,投入高、运费贵、时间长,砖厂成本下不来。能不能让别人帮着收?杨秋明找来几十位会搞买卖、有运输工具的当地农民,事先垫上预付款,让他们按每吨200元左右的价格到田间地头收集。
“秸秆比煤便宜多了,但是收集半径不能超过70里地,不然成本又会大幅上升。”杨明秋说,用秸秆烧砖,把砖厂救活了,周围的乡亲高兴,政府也很高兴。“收秸秆时,上边甚至会派出警察帮忙维持现场秩序。”杨明秋对自己的“华丽转身”颇为自豪。
创新到此,算是功德圆满了。然而,善于观察的杨明秋发现,与用煤不同,用秸秆混烧出来的砖不仅更结实,里边还有许多小气孔,既轻巧,又保温。“这不就是大家说的保温砖、节能砖吗?”注意收集行业信息的杨明秋还发现,国内有企业在利用拆迁废渣、工业废料、处理污泥等做环保砖。
此前,成都及周边地区发生地震,产生了大量不好处理的废砖、废渣等。“如果我的砖厂上这些废料,不是可以解决许多令人头痛的问题,同时又大大降低原料成本?”
用“废料”烧“废料”,杨明秋造出了成本最低的“金子”。如今,杨明秋越干越欢,不仅拿到了页岩秸秆保温轻体砖、给料装置、筛料板等三项发明专利,还成立了一家环保公司,专门从事再生能源综合利用。按杨明秋的说法,“谁说我们农民不行,干一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也不是不可以!”本报记者潘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