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丁 安 绘
如今,参加放流活动的人越来越多,有市民自行采购水产品放生,但这样的放生不仅成活率低、效果不好,还容易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
外来物种切勿乱放生
说起外来水生动物入侵,许多市民马上就会想起:分布在我市各地水田、河道、河岸,形似田螺、能将水稻咬得满目疮痍的福寿螺。
相关资料显示,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既可食用,又可作为其他动物的优质饵料。1961年引入我国,被作为食用螺类,掀起过养殖热潮。但因该螺不合我国消费者口味,沦为野生,此后在包括我市在内南方地区四处繁衍,成为危害庄稼的一大外来生物。
根据渔业部门调查,除了福寿螺,我市水域近年来发现的外来水生动物已有近10种,其中,头顶部两侧有2条红色粗条纹的巴西龟和生性凶猛的鳄龟,已在本市水域多次出现。与福寿螺不同,这些高繁殖、易存活,会给同类物种带来毁灭性打击的水生动物出现在本市水域,都是市民从花鸟市场等渠道购入的宠物,其后又因好玩或出于善意,擅自放生所致。
据水产专家介绍,外来物种入侵将带来5大危害:首先,外来物种与土著生物争夺生存空间,影响土著种生存。其次,外来物种入侵会改变遗传多样性,造成遗传污染。第三,带入病原生物。第四,导致土著种的进化和习性的改变。第五,外来赤潮生物的侵入,引发海洋赤潮。
放生不慎可能成杀生
一夜之间,河面突然浮起大片死鱼死虾,这是所有居住在河道两岸的市民不愿见到的一幕。然而,这一幕幕场景,却又常常会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几年前,我们就在市区的镇安桥下新河里,亲眼目睹过一幕众人拿着网兜捞鱼的“盛况”:河面上冒起很多鱼,都在那里吐泡泡。有人一看鱼愣愣的,就赶紧拿网来捞。附近小区的一名保洁人员手里拿着个网兜,一捞一个准。而不远处的水面上,还漂浮着几条死鱼、死黄鳝。
据水产专家事后调查,事发前几天,曾看到一些热心慈善的市民,将一筐筐黄鳝、泥鳅等水生动物,放生到这条河道内。但由于此处的水道处于整个水系的末端,河水流动不是很顺畅,加上水质不好,因而导致部分鱼儿缺氧或氨氮中毒,甚至死亡。
科学放流才能成就善事
今年7月底,一场主题为“十万鳖苗放归大自然”活动在地处四明山区的余姚市鹿亭乡举行。这是我市历史上首次经过渔业行政部门批准、由企业出资的最大规模民间自发的放生活动。
统计资料显示,为逐步改善渔业资源生态状况,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实现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市从上世纪70年代起就在象山港增殖放流。至今,已在象山港、渔山列岛和韭山列岛等海域放流了大黄鱼、黑鲷、梭子蟹、日本对虾、乌贼、毛蚶等上亿尾(只)。多年的人工增殖放流对恢复渔业资源,保护水生生物资源多样性,形成稳定的鱼类种群结构,改善水域生态环境起到了明显的效果。据水产专家介绍,从形式上看,放生与放流几乎没啥区别,但事实上,增殖放流不仅是一项美好的事业,也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因为,无论是放流的品种,还是放流的区域,都必须经过严格的科学调查和论证。
目前,我市已公布了6大市级增殖放流区。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单位和个人自行开展规模性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的,应当提前15日向当地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增殖放流的种类、数量、规格、时间和地点等事项,接受监督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