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绿孔雀今天在我国云南南部和越南都还存在。
《广州异物志》里就有关于鳄鱼的记载。
长长的象鼻曾是古代广东人的桌上美味。
古书里称为貘、貊、驺虞、白熊、花熊、竹熊、食铁兽的多指熊猫,是停战与和平的象征
广东自然史·动物
今天的广东,特别是经济核心区的珠江三角洲一带,密布着人流汹涌的“石屎森林”。但就在并不很久远以前,这里分布的,仍是货真价实、郁郁葱葱的天然林地、湿地。数量繁多、种类丰富的动物穿行其中,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巨象、鳄鱼、孔雀、猩猩、犀牛,甚至熊猫,都是这里最具魅力的代表性动物。但是伴随着人类不断向南的拓展的步伐以及自然的变迁,这些动物,逐渐在广东地区消失了。
本专题采写 记者卜松竹
曾出现在广东地区
如今已绝迹的动物
◆ 熊猫
◆ 猩猩
◆ 犀牛
◆ 大象
◆ 鳄鱼
◆ 熊
◆ 水鹿
◆ 梅花鹿
◆ 孔雀
举起“驺虞”旗战斗便停止
武则天将熊猫当国礼赠日本
在我国华南石灰岩地层的第四纪洞穴堆积物中,大熊猫和剑齿象等化石为常见的化石代表,因此南方区的动物群被命名为“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顾名思义,这个动物群的主要成员是大熊猫和剑齿象。根据中山大学教授、古动物学家王将克等专家的研究,熊猫曾经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包括粤西和粤北。猩猩、犀牛等现在仍是分布在我国云南、东南亚和非洲的代表性动物,过去的生活区也曾扩大到我国南方,广东也是一个重要的分布区。通过对古代遗迹的研究,专家们发现熊猫的祖先大约在中新世晚期,即距今约八九百万年时开始在地球上出现。到了更新世中晚期,大熊猫发展到全盛时期,并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华南、华中、华北和西北16个省市。
曾任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的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会长赵学敏主编的《大熊猫——人类共有的自然遗产》一书中,曾经对熊猫在古代的分布和记载等进行了详细的梳理。近2000年前,湖南、湖北、山西、甘肃、陕西、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省还均有大熊猫分布。当时关于它的称谓很多,如貘、貊、驺虞、白熊、白豹、花熊、竹熊、食铁兽等。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记叙,汉武帝时上林苑方圆200里,放养很多禽兽,而“貘”(大熊猫)是最受欢迎的动物之一。西晋时称大熊猫为“驺虞”,因为它只吃竹子,不伤害猎食其他动物,是一种能与友邻和平共处的“义兽”,故在当时把大熊猫当作和平友好的象征。当两军交战时,只要有一方举起“驺虞”旗,即是要求停止冲突的信号,战斗便会停止。此外日本《皇家年鉴》记载,早在公元658年,唐朝女皇武则天将一对活体“白熊”(大熊猫)和70张皮作为国礼送给日本。
广东宋代仍有象群分布
当时人喜吃象鼻
1983年发掘的广州象岗南越王墓是考察古代广东动物品种的重要样本。其中出土的动物遗骸包括耳状耳螺、沟纹笋光螺、真虾、大黄鱼、广东鲂、鲤鱼、中华花龟、中华鳖、家鸡、黄胸鹀、竹鼠、家猪、山羊、黄牛等。从南越王墓中出土的动物看来,呈现出热带-南亚热带的湿热气候。同期还出土了象、马来鳄、熊、水鹿、梅花鹿等野生动物。这些动物2000多年前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广为分布,但今天已经绝迹。
我国南方北纬24°以南地区属热带, 古代有多种标准热带巨型动物分布。而它们的灭绝也仅仅是不久之前的事。著名地理学家、地貌学家曾昭璇曾经撰文指出,象在南方灭于唐,在两广灭于宋;鳄则历唐到清才灭绝;孔雀命运亦然。
曾昭璇曾指出,中国象的分布区向南退缩非常明显。在《孟子》中还有记载:“周公相武王……驱虎豹、犀、象而远之”,晋文公重耳回国时也对楚王说:“羽、毛、齿、革,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 君之余也。” 《山海经》中记载岷山“其兽多犀、象”,这些都说明秦岭山区在春秋战国时期仍有象分布。但秦汉以后,特别是唐代以后,象已经仅在南方,甚至是热带地区才有分布了。珠江三角洲古代为沼泽平原,每年洪水泛滥,平原积水成为沼泽。低地芦苇丛生,丘陵地上又林木繁茂,正是喜水的象群的生活环境。今天平原中也发现不少象骨化石。汉晋以后古籍中有许多有关广东产象的记载,如南朝宋王韶之《始兴记》即说“扫水口有长洲,洲广十里, 平林蔚然,有群象、野牛”。即是粤北象群的记录。唐代象的记录更加详尽,《岭表录异》称“广之属郡潮、振州,多野象,潮、循人或捕得象,争食其鼻,云肥胞,尤堪作炙”。这说明象在当时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是本地人餐桌上的美味。
宋代象群在南方各地分布仍广。除阳山、始兴的粤北山区,在西江谷地也有不少,粤东、闽南山地亦有象群分布。十万大山象群,经1385年“命南通侯率兵二万驱捕”才灭绝。珠江三角洲也还出土了汉代的象头半化石以及唐、宋时代的象骨。
珠三角曾广布
鳄鱼、孔雀
曾昭璇指出,鳄鱼最后灭绝前的记录是在南海沿岸,如海南岛、澎湖、香港、闽江口都是18~20世纪初才灭绝。而在明代或更早,粤北乐昌,西江梧州北面等地仍有分布。
唐代文学家韩愈主政潮州时期的《祭鳄鱼文》为文学史上的名作。实际上鳄鱼历史上在广东的分布相当广泛。珠江三角洲最早的鳄鱼记录是在东汉时代,其后如晋代文献记载“南方有鳄鱼,啄长八尺,死时最甚,人在舟边者,鱼或出头食人, 故人持戈于船侧而御之”。又《广州异物志》亦说“鳄鱼长者二丈余,有四足,啄长七尺,齿甚利,虎及鹿渡水, 鳄击之” 。可见汉代以后。广州地区鳄鱼仍多。这些记载也可通过顺德出土的汉代鳄鱼头骨等证明。
唐代鳄鱼广泛分布于东江、西江、潭江流域,当时仍临海的东莞沿岸也为数众多。但到了宋代,鳄鱼已经在珠江三角洲灭绝。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宋室南迁,大量人口越五岭南下。珠江三角洲地方正当大庚岭南下通途的终点,三角洲平原的开垦兴起,“为患人类”的鳄鱼,正是被消灭的对象。如在顺德勒流出土的鳄鱼遗骨,脊骨刀痕深达3寸,显然是被杀死的。
在其他山地河谷,如潮州、玉林、南流、郁林、琶州、横州等,鳄鱼则到元、明还有记录。
珠江三角洲生长的鳄鱼可能有两种。一种是湾鳄,一种是马来鳄。湾鳄是可以在含盐较高的海水中生活,有些还能横渡海峡。而马来鳄为淡水生长鳄鱼,可深入内陆河谷,体形和湾鳄一样也可长到10米以上。
作为热带动物的另一典型孔雀,也是最后退缩于粤西山地范围,清代才灭绝,现在只存在于云南南部。
古代广东孔雀也不少,《南越志》称“义宁县(今开平)杜山多孔雀”,唐《岭表录异》记载“孔雀翠尾, 自累其身”,可见当时广州地区有孔雀。此外南海、新会、粤西山地等也有孔雀栖息。但到宋代经大量捕杀后,在珠江三角洲已近灭绝。时人记载:“(孔雀)中州人得一,则储之金属,南方人乃腊而食之,物之贱于所产者如此。”但广西、粤西等地直到清代还有孔雀的记载。专家推测,珠江三角洲产孔雀是属于绿孔雀。这种孔雀今天在我国云南南部、越南都还存在,并与广西境内的分布区相连,珠江三角洲区孔雀亦西连粤西山地入桂。由于孔雀体形大可达6公斤重,羽毛美丽。又为少见种类,因此可能是古代神话中“凤凰” 或“鸾凤”的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