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图片 发展观察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南方高温将缓解 东北强降水将进入缓冲期 吉林市欲贷款助灾民 -巴菲特称将与盖茨见中国富人谈慈善 中国慈善制度供应显著滞后 -中国最牛智库称应避免工资上涨过急过高 各地频繁调整行政区划 -"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上报国务院 国资委勾勒央企整合路线图 -北京住宅地楼面价降至万元下 可能暂停发布二手房价格统计数据 -中国最小A级通缉犯落网 涉6案9命(图) 长沙税局爆炸嫌犯仍在逃 -国美起诉黄光裕索赔 双方公开“撕破脸” 黄手中仍有两张王牌 -四大行在京上调网银转账收费 专家:国有银行收费多是凭感觉 -山东青州称公务员周六加班系自愿(图) 清华教授:不合理不合法 -京沪深渝宁杭穗启动新一轮房贷压力测试
首页>>社会发展>>环保>>动态
石化企业扎堆江河沿岸 每天污水相当于一条黄河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2010 年 08 月 06 日 
关键词: 石化企业 污水 江河 黄河 重化工业 污染 环境敏感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7月16日,大连输油管线发生爆炸

7月28日,松花江化工桶顺水漂流

重化工业沿江、沿河或沿海布置正威胁人们的生活

逐水而居的浪漫正在遭遇着现实的威胁。现实之境,寄居水边的化工企业正在威胁着人们的生活。舆论的焦点逐渐归拢:中国的化工布局怎么了?

2.1万家石化企业1.3万家在长江黄河沿岸

镇江,它的化工园区恰好位于下游城市丹阳的取水口附近。2002年以来,丹阳的自来水厂连续22次遭遇污染威胁。最为极端的一次,发生在2005年的3月,整整一周,全城断水,起因正是上游化工厂的污水团包围了取水口。

江阴,2009年,这个化工之乡一家建设投产数十年之久的化工厂突然泄漏,随风而至的毒气侵袭了附近的城市以及一座中学,致使众多学生受创。

4年前,原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了石化行业环境风险排查名单,其中此次大连发生爆炸的大孤山半岛就有5个石化工厂上榜。当时该局的调查表明,总投资近10152亿元的7555个化工石化建设项目中,81%布局在江河水域、人口密集区等环境敏感区域,45%为重大风险源。

而2006年中国化工石化项目环境风险大排

查的结果显示,总投资约1万亿元的7555个化工石化建设项目中,81%布设在江河水域、人口密集区等环境敏感区域。据统计,全国2.1万多家石化企业中,位于长江、黄河沿岸的达1.3万多家。

“不合理的工业规划与布局加剧了事故的危害性,不合理的布局常常会使化工厂的一般事故威胁到一个城市与一条河流的安全。”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魏利军曾说。长江论坛秘书长、长江水资源保护局前局长翁立达曾说:“全国一半以上的化工企业集中在长江流域。每天进入长江的生活和工业污水相当于一条黄河。”

1.8万公里海岸线石化项目遍布沿海

从中国海岸线北端的渤海湾起,到大西南出海口北部湾,在中国1.8万公里海岸线上,诸多地点都伫立着庞大的储油罐、高耸的反应塔、巨型的高炉。目前,炼油乙烯生产在二十多个省区市“遍地开花”。尤其是在沿海地区,从北到南,石化项目遍布黄、渤、南海。

政府部门对这种危险并非不清楚,但化工企业带来的税收很高,很难舍弃。可以说,政府部门在化工利益和民众安全之间做了一个选择题,而最终的选择又是缺乏智慧的。在实际的权衡中,政府考虑到石化利益的交换,会选择火中取栗。

化工围城的解决路径,在很多专业人士看来,最根本的有两点,一个是加强环评力度,避免化工厂在人群聚居区和城市水资源供给的要害地区,从物理距离上控制。另一个,就是促使化工企业的“抓大放小”,产业集聚。

他山之石

世界著名大港荷兰鹿特丹,沿岸100多公里,集中了整个西欧钢铁、粮食加工、造船、汽车和石油化工产业的一半产能。与之相比,大连重化工产业规模还太小,石化冶炼只有西太平洋石油公司等几家企业,每年产能不过3000万吨,大连的钢铁和汽车也未成气候,没有形成真正的产业集聚。(华西都市报)

 

来源: 人民网

相关文章:
大连湾事件三难题未解 传近岸水面被严重污染
吉利全面管理沃尔沃 紫金矿业污染泄漏30天未提赔偿 股价反涨
紫金矿业污染泄漏30天仍未提赔偿 股价不跌反涨
透视紫金矿业污染事件 追查范围是否点到此为止
云南鹤庆疑似血铅超标:土法炼金污染是直接原因
图片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大学生最佳雇主榜揭晓:国企超6成 外企跌出前三(名单)
中国因高温死亡事件频发 专家吁加紧立法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