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工作人员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高层会议开幕式上。当天,气候变化大会开始进入高层会议阶段。新华社记者武巍摄
全球影院正在热映的《2012》与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无疑成为当下里最热门的话题。如果说安全的含义在冷战时期主要指军事因素,在后冷战时期主要指经济因素的话,那么如今它的含义已扩展到气候变化领域。气候变化,不仅是国际社会空前关注的重要议题,更是影响全球军事安全的新威胁。
资源争夺将是催生战争的因素,“气候变化对世界的威胁远远大于恐怖主义”的说法将并非危言耸听
在许多非洲国家,与气候有关的压力是“造成不稳定的一个主要原因”。对此,英国皇家联合军种研究所发表报告说,由于各国未能做好应对最坏情况的准备,人类对气候变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等威胁至今应对乏力,这与忽视核扩散和恐怖主义的威胁没有区别。
一是气候变化将引发全球性的骚乱和战争。由于全球气候发生剧变,粮食产量下降,水资源和能源匮乏,为了保护有限的资源,世界将处在随时爆发战争的边缘。据预测,在未来20年里,争夺淡水资源将成为战争的重要原因。
二是气候变化将催生环境难民。在未来20年里,地球维持现有人口生存的能力将大大下降。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因为民众躲避干旱和灾难性风暴而引发的更严重的不稳定。由于海平面上升,大片农田被淹,很多地方出现移民潮,大量难民将涌向富裕地区。据预测,由于移民越来越多,许多国家将面临严重的内部争斗。
三是军队将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后果的主要力量,而人道救援也将更多地取代军队的作战行动。由于气候变化将频繁带来风暴、干旱、流行性疾病和大规模难民等问题,军队将不得不更多地参与人道主义救援,从而大大降低了对作战行动的支援能力。
从某种意义来看,“气候变化对全球稳定的威胁将远远超过恐怖主义”的说法,绝非什么噱头或危言耸听。“如果气候变化不能放缓,超过环境极限,将成为国家冲突的主要驱动器”,未来“冲突将成为家常便饭,战争将确定人类的生活”。
气候变化导致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对未来军队职能拓展提出挑战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全球气候的不断变化,人们对气候变化严重性的认识又有了进一步的深化。从环境恶化到经济危机,从粮食安全到战争冲突,气候变化的危险性正在逐步升级。正因为如此,有效应对国家面临的非传统安全威胁,成为摆在军队面前的崭新课题。
从频频发生的自然地质灾害来看,重大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已经构成对国家安全的重大威胁。与传统战争行动相比,军队执行处置突发事件、抢险救灾等多样化军事任务,常常在事件发生的时间上具有极强的突然性和紧迫性,在事件规模、地理环境和气候等方面具有极高的不确定性,这无疑对军队所担负的任务提出了新的挑战。
除了减少排放,各国军方都应减少甚至放弃使用“气象武器”
有报道称,英国全国排放的温室气体中有1%的气体是英国军方排放出的。为此,英国军方已制定出到2020年减少34%,到2050年减少80%的温室气体排放目标。
世界各国军方除了要负责任地减少排放外,更不应人为地干扰破坏气候,无限度地开发气象武器,并用于军事目的。所谓气象武器,是指通过人工控制风云、雨雪、寒暑等天气变化来改变战争环境,配合军事打击,达到干扰、伤害、破坏或摧毁敌方的目的。
早在20世纪50年代艾森豪威尔执政美国期间,美国军方就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气象控制比原子弹还重要”的观点。为此,美政府还在佛罗里达州坦帕湾空军基地建立了“麦金莱气候实验室”,用以开发气象武器,并陆续用于实战。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军还收集、整理了全世界上千个机场的气象资料,并定期修正。美军先后投资的气象研究项目包括制造地震的“阿耳戈斯计划”、制造雷电的“天火计划”和在飓风周围实施人工降雨以改变风暴方向的“暴风雨计划”等等。美国空军和海军还曾出资在美国阿拉斯加半岛的加科纳建成“高频有源极光研究计划”试验基地,这些高频电磁波发射装置可把大气粒子作为透镜或聚焦装备使用,从而改变大气的温度和密度,以达到最终改变气候的效果。
这些威力巨大的气象武器虽然可以达到短期的军事目的,但人为大规模地改变自然条件,对地球的伤害却是长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