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发展观察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6月中国宏观经济逼近趋热警戒线 -"十一五"中国将建10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 促进产业升级 答问 -中国投资50亿用于科技攻关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不是主要污染源 -大陆人可申请赴台接受医疗服务 任何医疗机构不得规避集中采购 -上海世博会呈现两大创新亮点 动迁工作获99%以上动迁居民支持  -广州决定收回80宗闲置土地 坚决打击囤积 下半年房价将加速上涨 -今年洪灾直接经济损失525亿元 因灾死亡652人 陕西洪灾致16人死 -上半年我国大中型钢厂实现利润翻番 下半年钢价不会有大回落  -沪深股市收盘续涨 沪指收盘4471.03点 两市总市值逼近20万亿元 -《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8月1日起实施 优抚对象可享受3项优待
仅靠投入难还河湖清洁 治河治湖还须严格执法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6 月 04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资料图片:3月13日,一名河南沈丘县的村民在观看河水泛起的泡沫。近日,淮河最大的支流沙颍河上游沈丘闸开闸放水后,沿岸企业排放的污染物下泄,造成沙颍河污染指标持续上升,出现1公里长的白色泡沫带。沙颍河污染的加重对下游百姓生活和淮河干流水质造成危害。 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 摄

新华网北京6月4日电 新华每日电讯6月4日刊登黄冠撰写的“每日一评”《仅靠投入,难还河洁湖清》,全文如下:

江河湖泊水脏,举国上下不可谓不忧;江河湖泊治污,政府投入不可谓不大。然而,从此次太湖“蓝藻臭水”引发无锡水危机,到此前淮河污染与治污的反反复复,传递一个共同信息:治河治湖,仅有投入是不够的。

还有一例就是滇池。云南省政府透露:虽经10多年治理,虽然各级政府投入资金47.62亿元,但滇池水质仍未根本好转,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新华社6月3日报道)。

巨额治污资金为何打了水漂?原因人们已经太熟悉,“熟悉”得让人有些麻木,仍就是那个老问题: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太湖流域共有172条河流,一条条不合格的河水都进入了太湖,才是无锡饮用水危机的祸根。而滇池呢,仅进入监控重点的污染企业就达1630户,虽然“监控”了,滇池的水体却不是劣V类就是V类。至于淮河,大小污染事件,几乎年年没断过。

也许,正是这麻木,导致了花大钱治污却只见治标不见治本。不是没“本”可治,许多时候是不敢治、不能治、不愿治,最终落得个“治不了”。谁都知道,治污的关键是管住污染之源。同样,谁都知道,“排污者”往往是“利税大户”“支柱企业”。滇池水质仍未根本好转,“专家”说“主要是由于流域环境保护与开发的矛盾突出”,何不直截了当说保护只是软口号、开发才是硬道理?也别拿“人类过度地使用自然必然遭到自然的报复”这样表面正确实质上却是集体逃避责任、躲过处罚的道理来忽悠民众。谁不要保护要开发,就办谁,谁“过度地使用自然”,就治谁,远比笼而统之的道理管用。污染难治,缺的不是道理,而是“六亲不认”的执法。

制造污染,GDP增了;花巨资治理污染,GDP又增了。不知有多少GDP是这样“滚”出来的。笔者试想:巨额治污费,可否分一笔出来专事监督,查一查造污与治污怎样变成了一种循环?这种循环是怎样的一个利益链?弄明白了,或许能找出一条“治污新模式”。

来源: 新华网

相关文章:
松花江上游嫩江水污染治理项目开工 投入9.85亿
聚焦世界环境日:“先污染后治理”走不通
浙江:遏制环境污染 三年来关停并转3969家污染企业
南水北调水源浸泡垃圾 曝光半年污染缘何依旧?
太湖蓝藻爆发加剧污染 无锡市自来水水质变差
水利部门与环保部门联手治理珠江污染
环保责任状多成一纸空文 淮河仍处重度污染
淘汰1000亿元高污染GDP 山西经济增长方式艰难转身
天然气价格改革提速 专家称价格过低带来高污染
图片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长江上游强降雨形成新一轮洪峰 三峡工程首次发挥防洪功能
中国将在北部湾重点打造石化和能源基地 缓解西南油品短缺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规划/ 07年中国改革重点行业
· 中国经济博弈高油价
· 投资技巧指南 答疑解惑直通车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