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基层教练,仍在尽职尽责。
这样的牌子,已经越来越少见了。
像朱佳轩这样的踢球女孩子,凤毛麟角。
寒风中,空荡荡的球场和破烂的球网。这几乎是中国足球现状的凄凉写照。 本版摄影张昊张晨瑆
小球员训练很认真。
【编者按】2011年11月11日,身为小组种子队的中国男足以0:1的“光棍”比分输给了伊拉克队,再一次在冲击2014年世界杯的路上折戟沉沙。输球之夜,央视足球解说员发出了著名的“六问”:为什么输球的总是我们?如果你是一个家长,你会让你的孩子踢球吗?如果你是一个班主任,你支持班里组成球队吗?如果你是校长,你们学校有足球队吗?如果你是市长,你知道你的城市有多少足球场吗?如果你是房地产商人,你光想着挣钱,你盖的小区里有足球场吗?
一番争论之后,一个共识基本形成:回到原点。中国足球,要从娃娃抓起,从校园足球抓起。但是,巍峨的金字塔是由不起眼却坚实的塔基托起。空谈“主义”不够,必须去解决一个个的问题。我们的基层足球,或者说是校园足球,究竟面临什么样的现状?究竟有多少具体的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都需要一个真实的还原。底层的材料越真实,前进的步伐才越坚实。
带着这样的目的,本报记者“沉”进了江苏足球那些最基层的“细胞”里。
江苏的足球土壤,并不能称得上是肥沃。但也曾经有着江阴、宝应、徐州等等传统的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基地。但如今,这些基地的辉煌因为中国足球大环境的恶化远不如以前,以至于本报记者都很难找到一个值得采访的专业足球青少年人才培养基地。最终,记者来到了培养出武磊这位南京首位国字号球员的足球传统学校——南京市鼓楼一中心小学。